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乐毅为啥不灭齐_乐毅伐齐后齐国怎么样了

乐毅为啥不灭齐_乐毅伐齐后齐国怎么样了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2-04 01:47:28
阅读:

温馨提示

本头条号专注于历史、国学、古典文化艺术相关内容,定期会推出不同系列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方便阅读后续更多精彩内容。

相信熟悉战国史或者读过《史记》的朋友,对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齐的战争应该不会陌生。此战前后持续六年,是战国时代历时最长的破国又复国的大战。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战争结局的最终走向,齐国在乐毅的闪电般攻击之下被连下七十余城,几乎灭亡,然而最后在只剩两城的情况下,齐国居然翻盘了,燕军最终溃败。后世很多人喜欢将燕军最终溃败的原因归结于燕惠王罢黜了乐毅而启用了骑劫,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决定整个战局的最终走向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谈一谈:

  • 战争的缘由,始于30年前燕齐两国之间的一桩旧怨
  • 燕昭王发誓复仇,苏秦赴齐从事间谍破坏活动
  • 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齐国经历破国又复国
  • 战争结局的深刻原因分析

燕齐旧怨

公元前316年,燕国发生了一件极为荒唐的事件,燕王哙在苏代等人的怂恿下,将王位“禅让”给了相邦子之,并将燕国三百石以上官员的印绶收回,交由子之任命。此举引起了太子姬平等旧贵族的强烈不满,但迫于子之的权势,一时也无可奈何。

子之成为燕王之后,非但没有推行新政,反而加重赋税,使得燕国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终导致深重的社会灾难。公元前314年,燕国大乱,太子姬平联合将军市被攻打子之,但是,由于姬平举事仓促,很快就被子之集团击败了。

不久之后,齐国介入了燕国的内乱,齐宣王以燕太子姬平相邀为燕国平乱的名义,出兵进入燕国,很快齐军就占领了燕国全境。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剁成肉酱。

令人震惊的是,在这场平乱中,齐军大杀燕人,大肆抢掠燕国财货,使得这场本来尚算出师有名的军事干涉,演变成了残酷的杀戮与掠夺,在燕齐这两个传统盟邦之间,种下了极其深刻的仇恨种子。

乐毅的灭齐之战只不过是铁血幻想,最后功败垂成的深刻原因分析

燕昭王招贤纳士

苏秦破齐

齐军撤走之后,赵武灵王将燕王哙在外做人质的庶子公子职,从韩国护送回燕国即位,这就是燕昭王。即位之后的燕昭王,励精图治,发誓复仇。

不久之后,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开始变法强国。乐毅认为,齐国毕竟是东方大国,单靠燕国的力量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于是提出了“与天下共图之”的战略,得到了燕昭王的赞同。

恰在此时,苏秦入燕,一个有国仇家恨,一个则踌躇满志,燕昭王与苏秦一拍即合。苏秦为了报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自愿冒险赴齐国活动,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间谍生涯。

苏秦在齐国从事间谍活动主要有两步棋:

  • 其一,破坏齐国和赵国之间的盟友关系。
  • 其二,使齐国“西劳于宋、南疲于楚”,也就是让齐国四面树敌,并在和各国的交恶中不断地被削弱。

在苏秦不断的挑拨和唆使之下,有严重政治狂躁症的齐湣王轻率的决定西向攻秦,南向灭宋,引起了其余五国的公愤和不安,最终使得齐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给燕国的运筹合纵提供了历史机遇。

乐毅的灭齐之战只不过是铁血幻想,最后功败垂成的深刻原因分析

苏秦

五国攻齐

燕昭王的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284年,燕国开始发动对齐的大规模复仇战争。这场大争,经过了四大阶段:

  • 第一阶段,燕、秦、赵、韩、魏达成同盟,以乐毅为上将军,率领五国联军攻齐,在济西击溃齐军40万主力大军。济西之战后,除燕军以外,其余各国参战兵力撤回。
  • 第二阶段,乐毅独自率领燕军,继续进攻齐国腹地,一口气连下七十余城,齐国几乎灭亡。燕军大举攻城占地的同时,对齐国采取了38年前同等的报复,大肆掠夺齐国的财货人口,特别是攻下齐都临淄之后,把临淄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运回燕国,齐国百余年来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这种残酷的掠夺,同样也激起了齐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 第三阶段,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孤守。颇具政治眼光的乐毅,开始认识到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占领了齐国全境,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和即墨两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略,并且对已经占领的区域,施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保护齐国固有的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想要从根本上彻底瓦解齐国。
  • 第四阶段,燕昭王病故,他的儿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田单利用这一点实施反间,最后燕惠文罢黜了乐毅,任用骑劫为将,乐毅害怕回燕后被杀,逃到了赵国。固守即墨的田单,最终利用著名的“火牛阵”进行反击,战胜了骑劫统帅的燕军并趁胜追击,在齐国各路民众的支持下,一举恢复了齐国全境,燕军溃败,撤回燕国。
乐毅的灭齐之战只不过是铁血幻想,最后功败垂成的深刻原因分析

联军统帅乐毅

深刻原因

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看似取决于罢黜乐毅,其实取决于更为深层的必然。

这一深层次的必然,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法则:依靠残酷杀戮与全面掠夺所取得的战争胜利成果,永远都不可能是稳固持久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主义,永远不会成为征服人心的正道。

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无不说明了这一历史法则的深刻性。乐毅的燕军,以报复政策在先,及至萌生出铁血幻想,在被占领国推行相对仁政,为时已晚。

战争形势的逆转,就其深层次的根源而言,是必然的。

参考材料

  • 《史记》[汉]司马迁著
  • 《战国史》杨宽著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孙皓晖著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