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康有为变法时的皇帝是谁_康有为跪着变法的原因

康有为变法时的皇帝是谁_康有为跪着变法的原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2-15 05:32:32
阅读:

最近看了点《走向共和》这部争议颇大的电视剧,对清末民初的历史及人物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康有为尤甚,因此着重调查了他的生平,先来了解下对康有为的官方介绍: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但是官方就一定完全正确吗,个人认为值得去质疑,毕竟官方的只是代表大多数人的看法,甚至包括教科书编写者,都只是承袭前人说法而已,当然我也不是说上面和教科书上的都是错的,也不是说康有为是个妄人,是个大反派,只是个人觉得他就是一个欺名盗世,沽名钓誉的政治投机者!下面我来给大家列举个两三:

于“戊戌六君子”一事,坑人害命

1898年9月28日午时,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即将被斩首的谭嗣同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因为戊戊变法的失败,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

在初高中历史教材中,除谭嗣同之外,对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林旭这五位着墨很少,大家通常认为他们跟谭嗣同一样,都是愿意为了变法而死,然而真实的历史却于此大相径庭。

根据内阁的决议,六君子之罪状,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条:

1、康党意图包围颐和园杀害慈禧。

2、六君子和康党结交过密。

3、杨锐等人在军机处任职期间蒙骗皇上。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这三条罪名都与康有为康党有关,但事实上,除谭嗣同外,其他五位与康党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另外五位是被冤杀的。“六君子”中,杨锐、刘光第对康党十分厌恶;康广仁、林旭二人也曾努力撇清与康党的关系;那这个冤案是如何形成的呢?

“六君子”被捕前,康有为在全盘参与筹划戊戌年围园杀慈禧的计划以后,对其成败有一定的预判,已提前遁走至天津。在杀慈禧的计划中,由杨深秀代康有为呈递了至为关键的部署“围园杀后”计划的奏折,但杨深秀可能本人都不知道密折的内容,因为他只是代呈。然而由于行事不密,康有为的计划被识破,谭嗣同等六人因为之前与康的行从过密被捕下狱。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六君子”被杀后,溜之大吉的康有为为了保住维新派的面子,以争取国际、国内之同情与支持,又不惜种种作伪,掩盖“六君子”被杀真相。比如杨锐根本不知道康党的“围园杀后”计划,其对光绪所言,乃是要调和帝后关系,绝对不是要杀慈禧。所谓“戊戌六君子”,唯有谭嗣同一人,清楚得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死,并愿意为之而死,心甘情愿为变法流血牺牲,希望以此来唤醒国人。六君子中,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是实实在在被哥哥坑了一把。被捕后,他大感冤枉,在监狱中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曰:“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

相对于被斩首的六君子,主谋的康有为反而出逃到了海外,过起了做生意,娶了几房小妾的惬意生活。不仅如此,康有为晚年思想趋于保守,还给张勋复辟唱赞歌,以及康有为之死,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让他自己晚节不保,其人品至今为人们所诟病!

于“公车上书”一事,欺世盗名。

按康有为自己的记载,“公车上书”事件前后,是朝廷与李鸿章商议与日本议和,被他得知消息后,命令梁启超鼓动广东、湖南举人,联合其他各地学子集体上书,痛斥此一卖国和约。结果朝廷害怕造成不良影响,动用强权连夜镇压,遂使运动失败。但经姜鸣、茅海建等学者爬梳故宫档案、作详细考证后指出事实真相:当时上书反对朝廷议和,指斥李鸿章卖国的主体,实为中央地方大小官员。他们上书反对者甚多,都察院也多数代奏,因此当时基本不存在“强权镇压反对议和声音”的政治气氛。经茅海建先生还原,“公车上书”的真相是: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1)当时上书反对议和的声音极多,几乎听不到支持议和的声音。而且举人们的上书也有许多经过都察院代奏传达到光绪面前的。

2)康有为号称自己主导的“公车上书”,实际上不是被镇压了,而是他根本没有去送。因为都察院根本没有收到他上书的记录。换言之,这完全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

3)“公车上书”的背后是一批坚定反对议和的官员,举子们的联名上书背后有来自中央的支持,这个支持他们的幕后人物最有可能就是翁同龢。

4)最终迫使慈禧和光绪下定决心,接受议和的原因是三国调停日本失败,清廷感到再度与日开战则北京不保,于是不得不接受屈辱和约。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康有为后来自己写回忆录,把自己塑造成这一事件中的领袖,后来许多史家因为他是第一当事人,采信了他的说法,广泛传播。

于“百日维新”一事,佞言卖国。

终光绪一朝,实际掌权人都是慈禧。百日维新中光绪公布的重大决定,慈禧基本都过目,因此她实际上掌控着整个变法进程。光绪最信任康有为,而慈禧并不信任这个大言炎炎的书生。百日维新中“军机四卿”林旭、刘光第、杨锐与谭嗣同都是四品军机章京(杨是张之洞的人,刘与杨相熟,谭父亲是湖北巡抚,林是康学生,但得到荣禄推荐),而康有为不过是六品章京上行走,这是光绪不敢让他在慈禧眼中太张扬。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慈禧最终决定发动政变,中止变法?台湾大学雷家圣指出,这很可能是因为康有为当时在英国人李提摩太提议下,建议光绪聘请退休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顾问,并且提出“中日合邦”大计,遭到保守派官员激烈反对。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据雷家圣考证,“合邦”一词始于1893年日本人森本藤吉的言论。当时他主张日朝合邦,后来这一主张得以通过武力实行。公车上书期间,康有为与日本公使矢野文雄之间已经有“中日合邦”的讨论。后来卸任后的伊藤博文来到中国,朝中有不少“借才”之论,主张应当聘请伊藤这样通西学的人士作为改革顾问。

“借才”之论出现后,朝中保守派感到警惕,随即上书当时在颐和园休养的慈禧。百日维新中,慈禧把帝国实际权力中枢军机处大部分事务还给光绪,光绪交给“军机四卿”处理。但听到“借才”议论后,她感到紧张,于是重新收回了检察军机处奏章的权力。

而急于推行新法的光绪对此感到惶惶不安,随即下密诏给杨锐,告诉维新派太后的态度变化。得知此事后,维新派实际上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是宫廷政变,就是谭嗣同与袁世凯联系,要求借袁的兵围困颐和园,逼慈禧还政光绪。袁世凯将此告密给荣禄,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第二手准备则是联合英、日,谋求外国势力介入。这一手主要是康有为借当时英、日准备对俄宣战,暗中与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促成“中、英、日、美”大合邦一事,建立松散的邦联共同体。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实际上,稍有政治常识之人就能看出,所谓“合邦”不过是个幌子,其真实意图是英、日借中国“借才”之机,派出官员掌控中国内政外交一切大事,将其变为他们的傀儡国。此举虽然幼稚,但宫廷政变一旦成功,维新派真的向英、日要求进口变法人才,则中国之主权,不啻拱手让人。因此慈禧权衡利弊之下,先行发难,囚禁光绪。至于“合邦”一事,考虑到如果以此为由处理维新派,势必造成外交纠纷,于是慈禧随便找借口杀了一批维新派人士了事。“中英日美”合邦论,正常人都知道不可能,但康有为实在不是正常人。

于盗经一事,私德有亏。

民国后,康有为曾应军阀邀请去西安讲学。途径卧龙寺时,康有为看上该寺所藏《大藏经》。因寺中无钱,经书损毁甚多,于是康与住持师父提出购买。两家商谈后,同意康以北京内府佛藏经、哈同园藏经、商务印书馆续藏经各一部进行交换。谁知合同签订后,康马上派弟子领兵入寺搬经,不但没有交换,反而把其余几箱经书也一并搬走。此事见报后,西安士绅大哗。当时有对联称“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联截取《左传》:“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截取《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上下两联末字“有为”,一时谓之绝骂。

综合这篇文章不是为谁洗白,也不是抹黑谁,只是表达一些个人观点。当国之危难,以大言不惭、异想天开的态度和幼稚的政治手腕,博得皇帝信任,踏入权力中枢后就开始排斥异己,这种人哪救得了国?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信哉斯言!

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是真的圣人吗?看他做的事情却一点不像圣人所为

感到危险的是这么近的历史真面目都如此颠倒、混沌,更远古时代的历史可信度又有多高?不做考据就不能谈历史可信度问题,只是觉得有可能真的是年代隔得越久就越接近真相。细思极恐!

关注谭论古今,让历史告诉未来照亮人生,让文学滋润生活幸福一生!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