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录 > 夸学校的话-“夸夸群”火了,这样花式夸奖孩子真的有必要吗?

夸学校的话-“夸夸群”火了,这样花式夸奖孩子真的有必要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01-17 15:47:21
阅读:
最新资讯《夸学校的话-“夸夸群”火了,这样花式夸奖孩子真的有必要吗?》主要内容是-夸学校的话,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嘿,这里是夸夸群!没有讽刺,没有杠精,这里只有夸夸夸!”最近,一些学生为求夸自发建立的“夸夸群”在网络上疯狂流传,甚至还有一些电商平台商家还推出了“夸人服务”,借此收费。


看似荒唐的“夸夸群”为何走红?背后折射青少年什么心理?我门来看看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赵岩,是如何解读夸孩子背后的心理秘密?


问诊


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为何不接受夸奖?


有天中午和学生咨询聊天,过程中学生提到了可以在“夸夸群”里获得全方位的夸赞,会让人瞬间觉着非常开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一个人都需要被人夸赞,一旦被别人夸赞就觉得开心,遇到挫折或心情不佳时被人夸赞,心情更是会美丽起来。人有被夸赞的心理需要,但别人的夸赞必须是真诚的,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也不是一味用夸奖能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和大家分享一个上学期的咨询个案。刚刚升入初三年级的小菲(化名)拿着心理咨询预约单主动来找我,在建立了相互信任后,她讲述了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小菲说自己很自卑,上了初三后学习有了小幅度的下滑,变得更加自卑,自卑的情绪很容易影响自己的注意力,经常走神儿,连别人夸自己成绩好,长得漂亮等优点时,觉着都是在骗自己,经常觉着自己很丑很笨。


其实,小菲是初三重点班里的前10名学生,外貌长相也很不错,是很多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让人不解的是,在学校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同学心里羡慕的对象,怎么会这么自卑呢?


分析


高知家庭严苛教育下的压迫感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了解到小菲的家庭情况:小菲的爸爸是科研人员,平时话不多,工作非常忙,小菲的事情基本都是妈妈负责和安排,妈妈很严厉,对小菲的要求非常高,成绩稍有下滑,回家就会遭到妈妈一顿严厉的说教。


小菲说,父母都是很严厉的人,平时家里也很少有欢声笑语,爸爸很晚回家,妈妈每天都要询问她的学习情况,从小父母很少夸奖自己,经常指出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妈妈,稍有不满意就会严厉说教,当着别人的面也让自己没有面子,所以她很怕妈妈,和妈妈也没有亲昵感。


后来通过班主任,我和小菲的妈妈取得了联系,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小菲妈妈很爱小菲,觉着女儿应该是出类拔萃的,所以对她从小非常严格,怕她因得到夸奖会骄傲,会退步。


另外也了解到小菲的妈妈有家族遗传的血压高,情绪容易波动因而耐心不足,所以说着说着自己就容易激动,声音大,让小菲觉着害怕,妈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经常是看到孩子的问题后没控制住自己。


沟通中我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妈妈介绍了一下,如何给冲刺期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议妈妈心平气和地说问题,争取多夸奖孩子的优点,多点积极的鼓励。


我也再次和小菲进行了沟通,告诉她妈妈很爱她,只是方法有些不妥,另外妈妈由于身体原因情绪容易急躁,工作一天也很辛苦,也要体谅妈妈,多给妈妈一些积极的回应。经过母女二人的共同努力,小菲的情绪逐渐乐观开朗,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中考冲刺中。


建议


“褒”与“贬”要掌握好度


在目前的青少年原生家庭中,像小菲这样的家庭模式是占多数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高,喜说教,亲子沟通存在很大问题,也会导致孩子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在我所接待的来访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父母给予的积极回应太少,而给孩子的消极回应太多。


当然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都很大,辛苦一天回到家,看到孩子的问题难免烦躁发火,但请您为了孩子的性格塑造,尽量克制自己,多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关注,比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拥抱,拍拍肩膀,说一句鼓励肯定的话语,一句夸奖,这些都费不了什么精力,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激励,慢慢地您会发现孩子会有变化的,变得不急躁,变得乐观……


适度善意的夸奖是给予积极的暗示,也是我们鼓励的。而在“夸夸群”中的夸赞却是无原则的,别人根本就不认识你,却对你说了一大堆夸赞的话,是不是自己就要信以为真?偶尔一试倒可以,如果依赖这样“虚情假意”的“夸赞”,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


观点


别让夸夸群成了“精神鸦片”


对于“夸夸群”现象,有社会学专家表示:学生求夸的心态,表明生活中缺少激励,“年轻一代想通过这种方式,疏解个人情绪,包括压力或其他情绪”。正面激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更好地成长。


中国的家长需要学会鼓励、支持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求夸的心态,表明了生活中他们缺少这样的激励。但也要讲究分寸。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相关人员认为:现代生活的压力和焦虑,一方面放大了人们对情感支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人们为亲友提供情感支持的能力,“夸夸群”成了满足部分青年群体情感支持的一种替代和补偿。


可以将“夸夸群”中“群起夸之”作为学习工作中的调味剂,但绝不能将其当作逃避现实的“精神鸦片”。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掌握直面问题和破解问题的能力,而非通过自我沉醉式的“求夸”来麻痹自己,甚至削弱面对困难的勇气。需要捡起“自我化解压力”的能力。


作者:赵岩(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中教二级)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现教君


推荐阅读


新学期,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教育新政来了,将这样影响孩子的学习!


这张万能成语表,让孩子每天记几个,不出3月,出口成章!


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写作业?资深班主任推荐这样做!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