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中国的名人-中国近代“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因何被河西人民世世代代铭记

中国的名人-中国近代“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因何被河西人民世世代代铭记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3 01:46:27
阅读:
最新资讯《中国的名人-中国近代“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因何被河西人民世世代代铭记》主要内容是-中国的名人,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在河西走廊自驾,不时看到一种柳树,蓬蓬勃勃的巨大树冠,柳眉似的叶子,金灿灿的黄,在西北清朗而高远的天空下,分外的鲜亮夺目。经人指点,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


话说,左宗棠当年两次率部西征,看到西北戈壁浑黄一片,兼之气候干燥无雨,除了少见的丛丛荆棘,举目四望更无半点绿意,天地之间自然了无生气。湘江之滨长大的左宗棠,深知绿意盎然的树木森林,不仅带来清新湿润的空气,还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稳固泥土。遂下令大军沿途遍植杨柳,开路的工程兵边开道边行军,边修路边栽树。


人们感念左宗棠的历史功勋,亲切地称呼这些树为“左公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876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在西北辗转征战十四载,平定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保持了领土的统一完整;也通过植树造林,坚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自古河西种树最是难,可是在左公倡导下,湘军所到之处,都动员军民植树。自陕西潼关起,穿过河西走廊,打通一条陕甘新大道。


平叛凯旋时,所栽杨柳大部分成活。他在一份给光绪帝的奏折中称,自陕西长武到甘肃会宁县东门六百里,种活二十六万多棵,加上甘肃其余各州四十万棵,及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树,总计有一二百万棵之多!


他在路两侧和其他宜林地带所种的近两百株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形成绿树连绵数千里的塞外奇观。在一望无际荒凉的大漠上,这些“道柳”既勾勒了行道方向,也限制了戎马之足,还为行人遮阴避日,而树根巩固了路基,造福了一方百姓。


1942年,蒋经国考察西北后发表文章《伟大的西北》,其中写到:“左宗棠从西安到兰州一直到新疆,开辟了一条三千多里的大道,两旁遍植柳树,人行其间,只有感觉到伟大、伟大、伟大”。


共和国初期,沿西-兰-新公路两旁一些成行的大树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王震将军在新疆接见左宗棠曾孙左景伊,即席吟诵:“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左宗棠的老部下杨昌浚,对其抬棺进疆、绿化边陲、泽披后人、造福乡梓,深有感触而写下的诗句。当年,为了表示收复新疆的必胜决心,他是命人抬着自己的棺材进的新疆。


在新疆的阿克苏、哈密等地,如今仍有大量合抱之粗的左公柳,可见当年种植质量很高。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左公柳是河西地区春天返青吐绿最早、秋天落叶最晚的树种,也成为这种柳树的代名词。


我们到达瓜州时,正是初冬天气,当地下了第一场雪。即便雨雪纷纷,柳眉黄叶如碎金一般撒了一地,但更多的枝叶顽强地顶着白雪,迎风屹立,景观煞是好看。


当这批照片发到朋友圈,别人评说,树干那么细怎么可能是左公所植的那一批。是啊,到哪儿去找当年的左公柳呢?


柳树并不像松柏那样长寿。天干物燥、病虫害侵蚀,当年的左公柳是逐年减少的。档案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统计平凉境内有左公柳7978棵,而1998年8月《甘肃森林》杂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202棵。


近年各县市园林部门全力养护,但因干旱和病虫害等原因,数量急剧减少。沿着重铺好的312国道,在嘉峪关、瓜州等地有意搜寻,也很难看到了。


2019年11月,在酒泉公园内,终于看到了三人才能够合抱的左公柳,据说是左宗棠来瞻仰“西汉酒泉胜迹”时亲手栽下的。该树“皮爆体裂,疮痍昭昭”,然而却“苍劲虬韧,铁骨铮铮,每到夏秋时节,绿荫匝地” ,显示了固守绿洲的顽强生命力。


如今在河西地区自驾时看到,城市里绿树成荫甚至与南方城市无异,但出了城很快就是寥落与荒芜,真的可以极目千里的样子,“中国最干旱地区”的说法并不虚传。也许植树成本真的太高昂了,也许是资源向城市倾斜。但是,为什么这样呢?


自左宗棠手植左公柳至今150年过去,想重现左公在河西时 “行道绿茵”的景象,怕只能在梦中吧。像左宗棠这样大规模地、卓有成效地植树造林,是前无古人的,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


人民心中有杆秤,"左公柳",不仅仅是一百年古树,或是一种自然景观,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其实是一种精神的丰碑!


“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左宗棠,字季高,1812年11月生于长沙府湘阴县,从小饱读儒家经典外,还热衷于文史、军事地理、水利农事等学问。他经世济用,这些知识储备为其日后带兵打仗、施政经营,发挥巨大作用。


他早年平定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镇压捻军,为清廷立下赫赫功业,奠定了清末“中兴名臣”的地位。


在西北主政十四年间,左公大力发展经济,实施民心工程。对西北进行了长期的苦心经营,对交通、农业、水利、教育及生态环境重建与保护都有所作为。


来到地荒人稀,民生凋弊的西北大漠,为解决军需给养而效汉赵充国之法,开渠凿井,屯田垦荒,兴修水利,试种水稻,增粮积谷,铺砂保墒,广植棉花。为振兴农牧蚕桑,仅新疆境内就种桑树80.6万株。大力改善天山运道,修筑盘曲山路,减轻内地长途调运军粮的困难。


作为晚清洋务派重臣,他创办了甘肃制造局和甘肃织呢总局,教百姓纺纱织布,开创了西北最早的现代工业。还积极兴办教科文卫,重修兰山书院,提倡免费义务教育,命地方一律兴办义学。以致后来西北地区参加科考人数高达四千多人。他以釜底抽薪之策禁绝毒品,禁烟成效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西北人的文化和身体素质。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是左宗棠流传甚广的一副对联,将佛家圆融思想与儒家经世济用结合得淋漓尽致。梁启超评价左宗棠是中国近代“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深以为然。


作者近期文章:


从位极人臣到满门抄斩,一套甲胄如今成博物馆里稀罕物


传说中存在但无人了解的神秘西夏怎样重回史书的


国际友人终身未婚组建特殊家庭,宿世缘在中国生活六十年


蒙古王子和藏族高僧不废一兵一卒,一场会谈刷新中国版图


“石窟鼻祖”现奇观,大佛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