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曾仕强名言-杂谈:关于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和三季人,你弄错过吗?

曾仕强名言-杂谈:关于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和三季人,你弄错过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5 11:44:08
阅读:
最新资讯《曾仕强名言-杂谈:关于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和三季人,你弄错过吗?》主要内容是-曾仕强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井蛙、夏虫和三季人




开篇之前,先弄清三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思想大家先后出场顺序和基本思想逻辑。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生卒时间大概为前571年至前471年),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生卒时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儒家学派创始人。曾赴洛阳向老子问学,对自己的弟子描述老子时推崇备至,但无论是行事还是著书思想就和老子思想大相径庭了。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生卒时间大概为前369年至前286年),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齐名,合称老庄。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庄子写作上喜欢用寓言来托物言事。

一、关于井蛙和夏虫



坎井之蛙,今常用井底之蛙或坐井观天,出自《庄子·秋水》。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这个说法在《秋水》中出现两次。



第一次在开篇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中。
北海若曰:“井鼃(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第二次见于公孙龙与魏牟的对话,这一次讲了整个故事。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注意:
1. 在第一段话中同样提到了另一个典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同样指代受条件所限,见识短浅的人。
2. 这一段结尾的时候孔夫子中枪了,被批自“以为博”,自夸炫耀,像没有见过大海的河伯一样自满。
3. 写这一段主要想表达的是庄子是借北海若提出井蛙和夏虫的人,而在比喻人的见识短浅时,特意提到了孔子。




二、关于三季人



2009年,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系列节目中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会生气,现在我不会了,我心里这样想,三季人,我就没事了。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三季人,你就心平气和了。”



一夜之间,三季人的说法流行了起来。原因很简单:三季人的说法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内心认可,以后碰到无知蛮横的人“井底之蛙”或者“夏虫”,就可以安慰自己了。



三季人的提法出于故事《子贡问时》。
原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子贡问时》的出处至今存疑,有人说它是出自《论语》,已被多次证伪。当然,这是一篇赞颂孔子的文章却是无疑的。



提到这个故事的问题在于,很多读书人在提到“三季人”的时候经常会加上“夏虫不可以语冰”来做注释,给人感觉也比较文雅。问题来了:虽然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并称老子为不见首尾的龙,崇拜至极;但作为老子衣钵传人的庄子并不欣赏孔子的做派,甚至经常拿孔子开涮。《庄子.秋水》第一节就借了北海若的话讽刺孔子也是个“井蛙”、“夏虫”。


一篇赞颂孔子的文章被后人借用表示对无知者的讽刺,却经常引用庄子直接贬低讽刺孔子的名言和典故,这算不算讽刺呢?(灌木)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