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励志名言 > 战役造句-日军首次使用钢盔是在哪场战役?早期2个缺点,让其吃尽了苦头

战役造句-日军首次使用钢盔是在哪场战役?早期2个缺点,让其吃尽了苦头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4 06:04:44
阅读:
最新资讯《战役造句-日军首次使用钢盔是在哪场战役?早期2个缺点,让其吃尽了苦头》主要内容是-战役造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看抗战片时,想必不少人都有注意到,日军的标配之中,钢盔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带着这种统一制式的帽子不仅能保护头部,还有一种威风凛凛的震慑之感。


然而日军在最初使用钢盔时,却闹出了不少笑话,也因为钢盔的一些缺点,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实在得不偿失,后面不得不吸取教训,加以改进。


日军首次使用钢盔,是在1931年11月与马占山的江桥抗战中。这对日军来说是一次试水,不仅钢盔是第一次使用,坦克装甲车等很多新式武器也是第一次,因而马占山的这次战斗打得是十分艰难的。


钢盔在这次战斗中,的确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弧形的构造,光滑的外表面,如果不是有意针对性的射击,一些飞溅过来的碎弹片是不太容易伤害到头部的,他们为此也沾沾自喜。


但是很快钢盔的缺点便显现了出来,并且让日军苦不堪言。日军所戴的钢盔,里头有一层内衬,这个内衬能防止头部与冰凉的钢盔直接接触。可是没想到东北地区,气温低,一到冬天就冷得四处结冰。


张学良晚年就曾讲过那个时候,东北打仗与别处不同。士兵们不能在一个地方长久地站着不动,因为太冷了,一会儿就能给你冻出一个高跟鞋,那么你就没法正常走路了。打仗前一两个小时,也不能去方便,要留着,等到上战场前,用尿液给枪栓解冻。


戴着钢盔的日军如果出汗了,不及时擦干,那么就会出现滑稽的一幕。汗液很快会冻住,中间隔的那层内衬太薄,起不到什么作用,士兵的脑袋就会钢盔粘连在一起。随后不得不用热水解冻,有时解冻不彻底,再揭下来时,头皮便会跟着一起被剥离。日本军事专家青木孝治,曾在自己的书中对此做过研究,书中还提道,不少士兵回忆,晚上营帐里,经常听到新兵的惨嚎声,就是这个钢盔造成的。甚至一度,冻伤的士兵人数比战场上直接伤亡人数还要多。


而钢盔在二战中给日军带来的另一个更大的伤害在诺门坎战役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战斗结束后,日军方面发现,不少士兵都是被一枪命中头部而死,而且就打在钢盔的正中间。这一度让日军方面非常纳闷,为什么这么准?


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原来日军钢盔的正中有个星星,星星的标志不仅大,而且是红色的,特别显眼,苏军在战斗中老远就能看见,瞄准特别方面。便是这么个设计,无形中让不少日军在苏军的眼中成为了靶子。


日军经此一役,对钢盔进行了改进,其后果然由此造成的伤亡大幅下降。


日本陆军少将,饭冢国五郎,便是因钢盔而死的一名日军高级将领,整个过程也相对离奇。抗战打响之初,饭冢国五郎因表现积极,在其国内成为了楷模,电影院当时多次播放他的纪录片。


1937年9月,日本战地记者来庐山采访饭冢国五郎,双方往来完毕,记者想要给他拍几张照片做结,因为知晓这是要在国内全部民众面前露脸,饭冢国五郎十分慎重,最终选了一处风景光线比较好的高地来拍摄。


对面山头便是与之对垒的国军160师,并且一个哨所就在上头。饭冢国五郎为了显得更有军人的气概,还特地戴了一顶钢盔,只是这个钢盔用的久了,风吹日晒,涂漆掉了些,露出了里面的钢底,日光一照,闪闪发光,十分晃眼。



当时160师,部分老兵手里有三八式步枪,射程远,对着这个耀眼的目标便是一枪,瞬间让其丢了命。日方也有资料说是两枪,但不论如何,他没亡于战场,而是亡于一个钢盔倒是不争的事实。针对反光,日军后续在太平洋战场,对垒美军时,也开始有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