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一贯成语-岁戉(yuè)如一:王从何处来?

一贯成语-岁戉(yuè)如一:王从何处来?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03 16:45:20
阅读:
最新资讯《一贯成语-岁戉(yuè)如一:王从何处来?》主要内容是一王的名,汝不可乱用。在秦始皇自封皇帝以前,商周两代的大BOSS都称为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时的王,是世界第一等。春秋到战国,礼崩乐坏的极致表现是诸侯们一个个也开始称王了,如齐威王、楚怀王、魏惠王、燕昭王等,而最后一代周天子是周赧王,也是王。-一贯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王的名,汝不可乱用。


在秦始皇自封皇帝以前,商周两代的大BOSS都称为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时的王,是世界第一等。


春秋到战国,礼崩乐坏的极致表现是诸侯们一个个也开始称王了,如齐威王、楚怀王、魏惠王、燕昭王等,而最后一代周天子是周赧王,也是王。虽然都是王,但大王还不如小王呢。


当然了,虽然早已名不符实,但号称周天子的王讲的是“普天之下”,相较而言,诸侯们的王其势力范围就小了很多,只能叫“普国之内”,直到秦始皇一统江山。


有了皇帝以后,王的称号降了一等但也就仅次于皇帝,除了登基称帝,人这一辈子奋斗的最高目标也就是王了,从秦汉到满清,莫不如是。


如陈胜吴广造反的口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建立了张楚政权的陈胜也只是称王而已。造反归造反,大概他也没想要把皇帝取而代之,亦或那会儿还是王的名头更加深入人心。后来刘邦得了江山,又给他封了个“隐王”的称号。


又如刘邦成为汉高祖之前是汉王,喋血玄武门之前李世民是秦王,陈桥兵变赵匡胤夺了七岁儿皇帝柴宗训的江山,但老赵同志还算仗义,善待柴家,还给了丹书铁券护身符,昔日的后周恭帝也就从皇帝降格成了郑王。


中原王朝从来都把自己当天朝上国,周边的蕞尔小邦自然也只能称王,谁敢对中原皇帝也跟着自称皇帝,估计都得被爆击。


如越南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在国内自称“大越皇帝”,但面对中国的时候就变成了“安南国王”——这是中国给的封号。


即便有了皇帝,敢拧着脖子教训皇上要圣明别乱来,那也叫施仁政行王道而不会说走帝道。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国,也叫做王道乐土。


即便是绿林好汉落草为寇,那也得叫占山为王。



王,三横一竖,什么意思?


东汉许慎《说文》载: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字形,一竖连通三横;字意,参通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王。


儒家尚仁,所以施仁政就是行王道,反过来说,做合格的王,就得宅心仁厚。武力征服,那叫霸道,绝不是王道。


王道,是儒家对君王政治的期许和规谏。


内在的仁德而非外在的力量成为王的标准,于是,宣讲仁德的孔子就从至圣先师进一步被捧上王位,被后人封为素王——王,甚至可以不需要有国土和臣民。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孔子之通,智过于妄宏,勇服于孟贲,足蹑效冤,力招城关,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


理想的王千古难逢,但这套理念和话术确是深入人心,历朝历代,拍皇上马屁用得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这四个字:皇上圣明。甭管是不是臣子们的真心话,也不论皇上出的是妙手还是昏招,没哪个皇帝不受用的。


不过,注入了如此浓厚的价值判断,这是孔子和董仲舒们对王这个字的发挥和改造,实际是夹带私货。


王的本意,造出这个字的出发点和背景,这个字的本来面目,未必如此。



象形文字,字就是画,王在甲骨文里长啥样呢?



出处:汉字叔叔网站


除个别是三横一竖造型以外,大多数都不是,一贯三为王,是个案而非共性,其实讲不通。


再来看金文。



出处:汉语多功能字库


字形基本一致,很像王字了,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最下面一横有明显区别,而且上面两横靠得比较近(金文里三横一竖且三横分隔均匀的是玉字)。


金文的王,所象之形其实是一把斧子。


觉得开脑洞很跳跃是吧,别急,往下看你会发现,内在脉络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吴其昌《金文名象疏证》:象鋒刃向下之斧鉞形。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象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


林沄《说王》:王字的本形是不纳柲的斧钺。(不纳柲即不装柄)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岁戉古本一字。


戉就是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材质,开始用石头,后来用玉(本质也是石头),有了金属冶炼技术以后就有了青铜戉,戉就变成了钺,戉和钺,一回事。


《说文》载:“戉,斧也。”戉在商周时代的写法就是具象的一把斧,如下图。



当然了,单就字形而言,王与戉还是有很大区别,前者更为抽象,后者更为写实。



斧肯定是工具和武器,比如最早的石斧,可砍可砸,后来的青铜钺,应该也能当兵器使,但玉并不适合用来打仗,所谓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是武,玉代表的则是文,所以,玉戉的出现,显然意味着这把斧不再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兵刃。


没错,戉已经超越其实用功能成为了王权的象征。


如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戉都是中军帐里重要的存在。


史记·殷本纪》: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尚书·牧誓》: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商汤所用的钺是王权与军权的象征,周武王所用的钺虽然只是仪仗,但昭示王权的意思仍是相同的。


君王持钺出征,钺是权杖,如果把钺授予诸侯或将军,那就拥有了合法征伐的生杀大权。


如周文王从羑里获释以后得到商王的授权,负责讨伐周边不从王命的国家,那会儿还没有尚方宝剑,商王给的就是“弓矢斧钺”。


《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砲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


又如著名的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在殷墟妇好墓里就出土了好几把戉,既有两件巨型青铜钺,还有一把刻着饕餮纹的玉钺。


再如西周时期,虢国的子白征讨猃狁立了功受到周王奖掖,就赐给其大钺以负责对蛮夷的征讨,子白作青铜盘以为纪念,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说:


睗用戉,用政䜌方,子子孫孫萬年無彊(赐用戉,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夏商周三代,这一传统一脉相承。如《说文》引用《司马法》:


夏执

玄戉


,殷执

白戚


(戚,戉也),周左杖

黄戉


,右秉白髦。

玄戉、白戚、黄戉,颜色不同,都是斧戉。


再往上追溯,分布广泛的各史前遗址都有石斧玉斧的存在,如分布在江苏浙江一带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


良渚文化的突出特征是玉器的大量使用,其形制多样,如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


其中璧和琮是祭天祭地的重要礼器,如《周礼》所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祭祀,代表神权。


相应地,玉钺代表的应该就是军权了。


神权加军权,正是王权构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内涵,前者提供观念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解释,后者是现实角力的凭借和工具,可谓是一文一武,正如后来的《左传》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神权,属文道;戎,是军权,属武道。


这里的祀,可不是谁都可以做的烧香祭祖,而是指祭天祭地,那是君王的专利,只有天子才有这个资格。


祭天祭地,这种起源于上古时代意在人天沟通的仪式,可谓贯穿上下五千年。


在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里面,只要有玉钺出现,肯定也会有玉璧玉琮,可见祭天的神权从属于玉钺所代表的军权,权力权力,权来自力,从来如此。



以前我们说过,上古政治、科技、宗教等集中体现在天文历法上,代表王权的这个戉,也不例外。


岁岁年年的岁,来自对太阳的观测,冬至到冬至,就是一岁,也就是所谓回归年(岁年之别,参见《冬至一阳生,贺岁正当时》)。


尧的时候让羲和观象授时,其观测结果就是一岁有366天。《尚书·尧典》载: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的《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对岁的解释: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不论是《尚书》说的尧时代,还是《尔雅》说的夏代,岁这个字或其概念的形成都在殷商之前。


至少岁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是有的。


但是,虽然有岁,甲骨文里有时候却偏偏不写成岁,而是用戉假借为岁,如“今戉受禾”(《合集》37849),今戉,就是今岁今年的意思。


这说明什么?


观星制历,自古以来都是王权的专利,岁终大祭(即持续到民国二年的冬至祭天)更是宣示王权的重要仪式,到商周时期还有以戉代岁这一现象的存在,为我们揭示了王戉岁就是一体三面的关系:首领是王,王的象征物是戉,历法之岁用象征王的戉来指代。


石斧先是工具和兵器,随着族群部落的壮大出现了首领,于是代表武力的石斧就成了首领的象征物。农业的需要催生了天文历法的发展,由太阳而来的阳历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对一岁长度的界定(冬至是最先观测到的标志点),因为对历法的垄断,象征首领的斧继而成了岁的指代物。在这个过程中,斧的材质也不断进步,从普通石头到玉石再到青铜。


世事更迭中,于史无载的上古时期,我们可能找不到文字的记录和证据,但观念产生以后不会彻底消失,仍如涟漪一般丝缕不绝,追根溯源,总能发现一些内在的脉络,王与岁、戉同出一源,就是一例。


从王戉岁三个字的渊源可知,历法从来都是王权垄断的核心利益。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那么讲究“改正朔”了。


PS1:戉是斧,再往上追,斧是斤上有父,斤的本义也是斧,清段玉裁注《说文》:“斫木之斧,则谓之斤。”如有个成语叫运斤如风,这里的斤就是斧子的意思。或许可以这么说,只有叫斤那个斧才是劈柴砍人的利器,斤上有父成为斧的时候,斧就已经有了权力象征的意思。如果父是一家之主,那么掌斧的那个人不就是一国之主么?那不就是王么?后世的君父与臣子,家国一体,真可谓渊源有自、由来久矣。


PS2:作为姓氏的王其起源说法不一,有说为商朝王室比干之后,有说出于春秋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不论商末的比干还是春秋的太子晋,王作为姓都是后来的事,晚出于君王的王。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