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一字千钧-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的诗人

一字千钧-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的诗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3 04:46:01
阅读:
最新资讯《一字千钧-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的诗人》主要内容是-一字千钧,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的诗人

文/钟百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们对陈子昂的了解,该是从这首诗歌开始的。然而,谁曾料想,如此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诗人,竟然有着不幸的人生遭遇,而后死于非命。


一个读书人,有谁不渴望得到赏识和重用,施展才华,从而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然而,生不逢时,只好对着悠悠苍天,怆然而流涕。这种境况是读书人的共同宿命,千百年来,似乎谁也无法真正得到摆脱。


那些仕途亨通的读书人,即使受到重用,最终也无法达至修齐治平的理想,甚至逃不出命运的窠臼,郁郁寡欢而遗恨终生。


其实,成也罢,败也罢,得也罢,失也罢,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心态。抱定“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理念,或许一切得失成败皆不成精神之负累。孟子如是,众人皆如是。


陈子昂,唐梓州射洪(今四川)人,生于高宗龙朔元年(661)。其家族源远流长,声名显赫。二十八世祖陈平,官拜右丞相,封曲逆侯。其十世祖陈祗曾“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景耀元年卒,……谥曰忠侯,赐子粲爵关内侯,拔次子裕黄门侍郎”。六世祖太平、太蒙、太乐三人,先后获得朝廷重用,其中,太平被朝廷任命为新城郡太守,寻加本州别驾,太蒙为黎州长史都督,护南、梁二郡太守,太乐为本郡司马。


但是,从第四世祖陈汤于萧梁末年辞去新城郡(既射洪县)主簿,归隐故居武东山开始,陈家几乎远离政治。历陈、隋两朝,直到唐高宗弘道元年(684年),近130年间,陈家四代无一人从政仕宦。其祖父陈辩,“少习儒学,然以豪英刚烈著闻”,未曾仕宦。父亲陈元敬,于太宗贞观二十年(646)“乡贡明经摺第,拜文林郎”,但“属忧艰不仕”。


虽然出生在“虽儒术传嗣,然豪英雄秀,泯泯不灭,常惧后来光烈,不象先风”的家庭,早年的陈子昂却不甚好学,“年十八未知书”。加之又喜好游猎,慷慨任侠,以至于击剑伤人。后来终于悔过自新,发奋读书,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入太学读书,次年参加科举,但不幸落第。回乡后,继续攻读。永淳元年(682年),再次应试,结果二度落第。


据说,就在此时,陈子昂某日在街上闲逛,看到有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许多豪门贵族围观,但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拿出一千缗,购买了胡琴,扬长而去,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并当众捧琴。原以为会抚琴一曲,增加情趣,谁知他感叹地说:“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音刚落,把琴砸碎。众人愕然,莫解其意,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把准备好的诗文遍发诸人。在场的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说:“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此举果然凑效,一时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且不去论证,但能为人们津津乐道,必有可爱之处。


文明元年(684)第三次参加考试,这次对策高第,如愿以偿,时年24岁,释褐将仕郎,为文官第二十九阶。尽管是最低一阶,从九品下,但毕竟了却一桩心愿。


文明二年(685),因《谏灵驾入京书》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官麟台正字,负责典司图籍。任麟台正字以来,又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时而召见,时而赐予笔札,以至于让陈子昂“言天下利害”,这对于刚进入仕途的陈子昂,无疑是利好的机会。


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陈子昂有着怎样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在《谏政理书》中,陈子昂提到:“以事亲余暇得读书,窃少好三皇五帝霸王之经,历观《丘》《坟》,旁览代史,原其政理,察其兴亡。”一个人,能够自觉涉猎经史百家,研习经国治邦之术,考察历代兴衰之道,绝非仅仅是为了日后出仕,求个人一个出路,而必定有治国安邦之志。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这首诗作于垂拱二年(686),是第一次出征边塞所写,“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反映出来的正是陈子昂的政治理想。


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这几句诗同样表达了陈子昂的人格理想,无论任何环境都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永远保持本性的坚贞。一个读书人,有了这样的理想,具备了这样的品格,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抗颜进谏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个优秀传统,正是“谏诤意识”,造就了许多铁骨铮铮的士人,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诤言而无媚骨,是一个朝代繁盛的标志。而今,这种传统早已荡然无存,唯有在历史的陈迹中一睹其风采。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崩于洛阳,当时已实际掌权的武则天打算将高宗遗体西葬长安,引起朝臣的一片议论,进士高第的陈子昂激情澎湃,写了《谏灵驾入京书》,终成为千古名篇。该谏书情真意切,忠心可鉴,文采飞扬,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既有历史对比,又有形胜分析,更有政治高度,利害得失,分析透彻,体现了一个读书人的家国情怀。上书送到朝廷后,大受武则天和睿宗的欣赏,令武则天折服而改变初衷,陈子昂也被授官麟台正字。此后,更受到武则天的关注,时而召见,时而赐予笔札,甚至令其“言天下利害”。


陈子昂因一书而名扬帝京,“时洛中传写其书,市肆闾巷,吟讽相属,乃至转相货鬻,飞驰远迩。”可以想象,当时的陈子昂是何等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或许是受到上书成功的鼓舞,陈子昂从此乐此不疲,一发不可收拾,并视谏议为己任。长寿二年(693),时年32岁的陈子昂终于升迁为右拾遗,愈加热衷进谏,笔耕不辍,斗胆直言。


一个士人,能够不畏强权,无惧生死,为天下黎民百姓鼓与呼,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不能说这是民族精神,但可以说是士人之风骨。


陈子昂有过两次从军经历,虽然没能立下战功,也没有得到升迁,但正是有了从军经历,造就了一首首千古诗篇。


垂拱元年(686)六月,北方九姓部族同罗、仆固叛乱,唐廷派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发河西骑士征讨,左补阀乔知之随行护军,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参加了北征军。首次从军,陈子昂留下了《观荆玉篇》《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以及《感遇》其三、其三十五、其三十七等边塞诗篇。


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唐,攻陷营州,图谋分裂。同年九月,朝廷派同州刺史、建安郡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大将军、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出讨契丹叛军,已经是三十六岁的陈子昂以幕府参谋的身份,随军出征,开始第二次边塞之行。


这次出征,前军王孝杰兵败阵亡,举军震恐,不敢向前。陈子昂一方面向武攸宜提出严立法制、以长攻短的策略,一方面请缨杀敌,请求武攸宜调拨万人为前驱,并自愿奋身效命。武攸宜不仅不懂统兵作战,也对陈子昂的建议嗤之以鼻。陈子昂“居数日,复进计”(《新唐书·陈子昂传》),结果惹恼了武攸宜,将陈子昂降职为军曹。


正是这次出征的失败,陈子昂产生了报国无门的感受,于是登上了蓟北楼,仰天长叹,挥笔写下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以及那首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短短的一首诗,共二十二个字,可谓一字千钧。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一个满怀壮志的读书人,面对天地悠悠,感怀身世,怎能不怆然而涕下。


一个诗人,唯有投身社会,深入生活,才能激发自己的才华,使之化为动人的诗歌作品。任何事情,如果能够从两个方面去看待,必定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局内人和局外人,毕竟是有区别的。能够从局内走出,做一个看风景的人,又是何等潇洒与豪迈。可惜,这类人如凤毛麟角。


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之后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格调高雅,思理深邃,质朴劲健,虽略带悲凉,但立意高远,读来依然韵味无穷,赞不绝口。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首联交代了饯别筵席的时间及盛况,此时夜色降临,银烛高照,轻烟袅袅,高朋满座,举杯畅饮,话别祝愿。颔联采用虚笔,将思绪带到别后的思念和崎岖的旅途,大有“人未走,心已伤”的况味。颈联把思绪又带回到现实,一个“隐”字,一个“没”字,传神地传递了时光的流逝,离别时刻即将来临。尾联以洛阳道的悠悠无尽,衬托空间和时间的旷远,从而引出何年再相会的感叹和期待,流露出游子隐隐哀愁和依依不舍之情。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晚次乐乡县》


首联写离开故乡一个人独自前行,“杳”字说明离故乡渐行渐远,“孤”字道出的不仅是旅途的孤单,更是内心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情愁。次联进一步强化这种感觉,一个“迷”字仿佛使人找不到故乡的路,何其失落。第三联写沿途所见,继续深化主题,“荒烟断”,衬托荒凉之感,“古木平”,渲染夜色之浓,更显前路之迷茫。因此,便有了尾联,此时恨意绵绵,不绝于耳,如噭噭而鸣的猿猴。这首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游子思乡的情怀溢于言表,真切而感人。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燕昭王》)


这首诗六句话,三十个字,以淡淡的笔墨写出浓浓的情怀。登临碣石,极目远眺,目睹昔日黄金台荒凉的景象,难免触景生情。如同《登幽州台》,这首诗同样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送魏大从军》)


首二句借用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激励国人,大敌当前,须挺身而出,并采用借代手法,把魏大比作春秋时期以和戎政策消除晋国边患的魏绛,劝勉将士英勇杀敌,保卫边疆。三四句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又以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做例子,勉励魏大驰骋沙场,杀敌立功,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气概。五六句采用虚笔,将画面切换到千里之外的边关,一个“横”字,突显了雁山的险峻,一个“接”字,点明了飞狐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表明了将士们责任的重大。这两句最能彰显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堪比杜审言的“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二句,笔力雄健,气魄雄浑。末二句又以东汉车骑将军窦宪,登上匈奴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的典故,激励友人扬名塞外,凯旋而归,与开头二句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度荆门望楚》)


首联两句采用对比手法,一“去”一“下”,既有离别故乡之愁苦,更有期盼饱览楚国风光的急切之心。颔联也同样用对比手法,描绘眼前之景,这一“尽”一“开”,别有深意。“尽”表明走出了故乡,“开”意味着进入新的境界。“开”可以理解为荆门的宽度,也指走出荆门,视野开阔,走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大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慨叹。颈联对“烟雾开”三字作具体形象的描绘,这里同样用对比手法,“城”与“野”,“树”与“云”的对比,通过“分”和“断”二字,突显楚国地域的辽阔,风光的秀丽。末两句借用春秋人陆通的典故,以狂人自比,表达傲世的激越之气。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是一首感怀身世的诗,借楚辞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意境,宛转蕴藉地表现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苦闷,伤感而动人。


陈子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提出了诗歌革新的主张。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刘勰和锺嵘曾极力反对南朝诗风,高举“比兴”、“风骨”旗帜,王勃对龙朔前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宫廷诗风更深恶痛绝。陈子昂对初唐“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诗风也提出了批评,旗帜鲜明地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实现诗歌的革新。《修竹篇序》像一篇宣言书,吹响了唐代诗风改革的号角。


杜甫给予陈子昂极高评价:“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也盛赞不已:“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陈子昂的诗歌,力排六朝以降绮靡纤弱的余习,以其健康、积极、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雄浑的语言风格,扭转了这种倾向,对整个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位优秀的诗人,杰出的文学家,进士高第,才华卓尔,而在仕途上却一直位居下僚,最后遭奸人陷害,惨死狱中,终年42岁。一个读书人,前行的道路为何总是跌宕起伏,命运多舛?


学者张学岚的反思,或者给出了部分的答案。她认为,儒家政治理想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始终难以摆脱的精神苦旅。知识分子既具有兼善天下的使命感,又常常在封建专制的现实面前遭受幻灭。专制统治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这就自然在用人政策同样带有极端的自私性和狭隘性。即使某人能符合君主的统治需要,也不见得就能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因此,一般知识分子得到君主垂青的机会仍然很少,得到君主的赏识并实现自己的雄伟抱负的机会就更少得可怜。


但是,在那个年代,有谁能够识破封建制度的真面目呢?一方面假惺惺地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又要浪费人才,甚至无情地迫害扼杀。而可悲的是,无数天下学子,为了博取功名,实现所谓的理想,不惜任何代价,进入仕途。


因而,陈子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乃是读书人的集体悲剧。只要认定走这条路的人,谁也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


然而,天下人都不做书生,都不读书,都不参加科举,那么,这个民族又将会何去何从?


201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