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亚里士多德名言-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统一起来的历史第一人——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名言-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统一起来的历史第一人——亚里士多德!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3 22:43:31
阅读:
最新资讯《亚里士多德名言-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统一起来的历史第一人——亚里士多德!》主要内容是一个伟大人物的时代开创——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他17岁到雅典,加入柏拉图的学院,直到柏拉图死去。-亚里士多德名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一个伟大人物的时代开创——


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他17岁到雅典,加入柏拉图的学院,直到柏拉图死去。随后在雅典创建了自己的学校,和学生们共同探讨哲学,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学校位于一条树荫路旁,他和学生们整天以哲学逍遥度日,因此得名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前后,被控诉和马其顿皇室有牵连,在逃亡的路上得胃病而死。


他的哲学体系几乎囊括了当时的一切学科,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汇总,尤其是在经验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亚里士多德从其老师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那里学习到了很多,但不同于柏拉图,他决心站在实验主义的立场,做一个单纯思辨的哲学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还是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创立者。



亚里士多德是客服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缺陷,把二者综合起来的第一人。这种克服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借助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他把柏拉图的概念学说看做是一种唯心论,借鉴的同时加以质疑和改正。他特别重视经验的事实,认为我们的认识是基于从感官的知觉而来的各个经验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获得普遍之原理。在他那里,被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所分离开的普遍和个别,非常奇特的融合和统一了。


对此,黑格尔指出:柏拉图的普遍者,虽然一般地是客观的东西,但却缺乏生命性的原理、主体性的原理。这种生命性的原理、主体性的原理并不是自然界的偶然表现,而是亚里士多德所赋予的独特的东西。柏拉图的普遍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隶属于形而上学,缺乏严密的自然科学和经验科学的论证。因此,是唯心的,缺乏实践性的。既然这样,他就不能抓住存在于现实感觉世界、现象世界中的杂多,更无法捕捉到其中的普遍法则。不能统一普遍者和感觉经验的个别。所以,柏拉图的哲学是有漏洞的。


唯物论和辩证法——


虽然亚里士多德极力想把普遍和个别统一起来,但是依然没有最终完成。在《形而上学论》中,他说:“纵使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星辰,但那个永远之实体会一直在那,永无变更。即便我们的意识没有了,那个独立的客观实在依然在那。”


关于感觉和认识,在其著作《灵魂论》中,他说:“感觉和认识的不同,就在于感觉是起于外部的,因为感觉的活动向着个别者进行,知识则相反地向着普遍者进行。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主体思维的灵魂之中,任谁都可以思维,但感觉就不然,感觉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现存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我们感觉的最主要来源。”“所以,不感觉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理解。倘若他要认识什么,必须把它当做表象来认识,因为表象和感觉相同。”



但矛盾的是,亚里士多德又说:“感觉没有肉体虽不行,但理性却能离开肉体,独自存活。”从这点看,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还有一定的柏拉图唯心论的残余,他的感觉与思维的唯物论并不彻底。


他认为如果原理是普遍的东西,那它们就不是实体了,因为实体只能是个别的物体,比如这个东西,某某事情,而不是那种东西,某类事情。因此,只有一定的个别事物,比如这个人,这个马,才是现实的,实体的。而类概念(这类人,这类马),只不过是第二次的实体。事物发展的初期总是对立和矛盾的,肯定和否定交织的,如果没有这些性质,事物就会停止不前,静止不动。但无论是自然,还是宇宙整体,都是运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由于对立和矛盾的契机,才生出发展和运动来,发展、运动生出来的,是能力因。


质料和形象,被动者和动力因——


质料是实物,外在的形姿是形象。比如大理石是质料,做成了雕像,就有了形象。木、石和土是质料,做成了房子,就成了形象。对于人来说,肉体是质料,灵魂是形象。没有灵魂的肉体,他的存在就毫无意义。质料是未完成者,形象是完成者。纯粹的形象,只有神的精神。


所谓运动,是还没完成的现实态,因为空间和时间无始无终的缘故,达到纯粹形象的原动者,是那自己不动的唯一绝对的存在者,非物质的存在者,是理性存在者,即神或神的精神。于是,永远而自身不动的原动者(神或思维中的思维)就现了出来。至此,亚里士多德把唯心论和神学道路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亚里士多德虽然一直批判老师的意念说,否认意念的独立实存,但他最后却不得不承认自体者的概念,承认概念哲学的存在。他与柏拉图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他把形象作为了个别事物本身内在的本质,不会脱离事物本身而独存。这点带来的好处是,他把自然科学的对象、个体事物的内在本质都统统纳入了他的哲学体系内,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全部和彻底的把普遍与个别、理性和感性、神与世界的关系梳理得很清晰。



写在最后的话——


从整体上看,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坚持了唯心论,另一方面他又确立了唯物论中的辩证法,这种徘徊在二者之间的摇摆不定,使得他的哲学到最后亲近的是一个永远而自身不动的原动之神,或者思维中的思维,并不去严格区分感性和理性的实际差别,这造成了他的哲学总是要有目的论作为依托,脱离了目的,所有的存在都有不确切的。这或许正是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的限制,即在那个时代,不得不成为一个反雅典、反商业资本精神,而且不得不承认奴隶制度、愤恨货币经济主张自然经济的典型。他的哲学代表的是一种反商业资本的地主贵族的利益,他的思想终究没能逃脱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命运。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