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严的成语-散记艺术大家——严六符先生

严的成语-散记艺术大家——严六符先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8 09:43:33
阅读:
最新资讯《严的成语-散记艺术大家——严六符先生》主要内容是作者:萧长发严六符先生时光荏苒,转眼间,严六符先生已经辞世二十多年了。记得严老生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严老的文章,本来想拿到一个刊物上发表的,后来不知怎的就找不到了,成为一件憾事。-严的成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作者:萧长发


严六符先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严六符先生已经辞世二十多年了。


记得严老生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严老的文章,本来想拿到一个刊物上发表的,后来不知怎的就找不到了,成为一件憾事。而如今,自己已是花甲之年,偶尔也会睡不着,每次那时候,夜深人静,就会浮想联翩,有时候不经意间想起严老先生,一些往事就会浮现在脑海,就下决心写一篇缅怀严先生的文字。一方面,想让更多关心严先生的人多了解一些老人家的高风亮节和大智慧,另方面,也能抒发多年来对严先生的怀念,或者可以弥补那份多年的遗憾。


严六符先生是天津民革书画活动和书画组织的发起人。上世纪70年代,天津的艺术类院校、美协、书协等书画单位组织都处于关闭或是恢复状态,社会上文化事业凋零。1980年,严先生征得当时民革天津市委会的支持,开始兴办津沽业余学校书画班,然后撑起一杆大旗——创办津沽诗画研究会。邀请当时书法大家吴玉如先生任名誉会长,请到老书法家穆子荆做会长,自己做执行会长。津沽诗画研究会以“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书画展”为契机, 当时聚拢了天津一大批一流的文人墨客,1981年春,津沽诗画研究会正式成立,这就是后来的民革天津画院。


我与津沽诗画研究会和严六符先生结缘是1985年。


我从很早就喜欢书法,虽然也临写过一写字帖,但投师无门。那时候年轻,周围总会有很多事情,写字也不专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次,和当时的同事也是邻居,后来做了天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的王剑非先生聊天,他说:认识一位大书法家严六符先生,现在是民革市委会常委、天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居士林林长,在书画界威望也很高......。剑非先生一席话说的我心旌摇动,恨不能立刻认识严六符先生。然而,那时候工厂的一个普通工人,如何认识这么高贵的人物?我只能想想而已。


说来真是缘分,1985年春,我调到民革市委会工作,领导安排我的第一项工作是负责民革的书画活动组织工作。当时民革的书画组织名称是津沽诗画研究会,会长就是严六符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我禁不住喜上眉梢,当时的领导何丕洁(后来的民革中央副主席)看出我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就拉着我说:走,我们现在就去看望严老(那时候,在民革范围内,大家对严六符通称严老)。严老家距离民革市委会不远,我俩骑上自行车很快就来到严老家。因为是第一次看望仰慕多年的人,有些细节都还记得清楚。严老家住在二楼,通往二楼的拐弯处,有一个垃圾通道,通道口上贴了一张封条,上面写着:“垃圾通道堵塞,请勿倒垃圾”。何丕洁对我说:这是严老写的字。我脑子里闪现出王羲之写春联被人揭走的故事,做了一个要把严老写的封条揭下来的动作,心里想着马上就能看到严老,那种喜悦心情甚至使我有些兴奋。


严先生画作 《山高水长》


那时候,严老家住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起的那种房屋,两室一厅,所谓的一厅不过是六、七平米的空间。两个卧室,加上厨房卫生间,总共四十几平米的样子。老伴已去世,严老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早就听说过严老是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的侄孙,严氏家族是天津的大户,早年家庭生活优裕。严老本人是天津佛教界的领袖人物,书画界的大腕,心目中那么伟大的老人,住在这样的房子,我感到有些意外。没来得及多想,严老已经迎了出来。


严老很消瘦,身材和脸型都像说相声的马三立先生,属于五行中的木型。虽然年岁已高,微微有些驼背,还能看得出高高的身材,能想象到年轻时候的矫健身姿。严老的脸庞清瘦,高高的鼻梁,短头发有些稀疏,眉毛和头发都白了,两眼炯炯有神,不由我想起书里经常看见的那个词:仙风道骨。严老操一口地道的天津话,说话语调略低沉,语气平和。经何丕洁介绍之后,严老问起我的年龄、爱好等等,我说话的时候,严老用一只手挡在耳朵后面,才知道严老耳朵有些背(听觉差),于是我放大了嗓门,凑近了一些,鼓起勇气,简单讲了我从好多年前就崇拜严老的心理历程,严老听了呵呵笑了起来,亲切、祥和,然后对我说:“好啊,萧同志,今后我们要在一起合作了,希望合作愉快”我急忙站起来,双手紧紧握住了严老的手。记得,那以后好长时间严老对我的称呼是“萧同志”。 那一年,严老77岁。


那些年,在严先生建议倡导之下,民革市委会逢年节时候经常举办书画笔会,目的就是为书画家搭建联谊交流平台,增进文人墨客之间的情感交流。形式也很简单,买一些水果、瓜子之类的小吃食摆放在靠墙边的条桌上,两个连接的会议室和大厅摆好桌子,铺上毛毡,备好墨汁、颜料和宣纸,周围摆放一些椅子就可以了。记得那一年中秋,津沽诗画研究会举办了一次书画笔会,说是文人雅集更合适。为筹备这次笔会,严老两次来到市委会机关和我们商量具体办法:圈定名单、通知、接待服务等等。笔会那天,严先生早早就来了,和一位民革的领导在那里聊天。还没到预定时间人就来齐了,严先生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了民革的领导,然后简短的讲了几句话,我记得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祝大家阖府幸福,中秋快乐,然后,大家就各就位开始写画了。在我感觉,这时候,大家的交流才真正开始,人们一边写着画着,嘴里还在和身边的人说着,只有两位篆刻家各自找了一个角落,默默的开始篆刻。诗词作家拿着自己写的新作凑过去和严先生交流。


那是我第一次参与、看到书画笔会。好多年来,在电视、书籍里面看到,在脑海里形成的文人雅集情景,今天能参与其中,自然高兴无比。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心里总会另有一番滋味,那些今天看来令人仰慕的大家如:王颂余、萧朗、梁琦、孙其峰、孙克刚、寇梦碧(诗人)、李鹤年、慕凌飞、单体乾、王明九、赵半知、哈佩、王学仲、冯星伯、徐嘏龄、张牧石、王千、还有当时年轻些的杜滋龄、白庚延、霍春阳、付以新、韩文来、袁建民、顾志新、尹连城……这些令当今书画家仰慕的人物齐聚民革,谈笑风生,笔走龙蛇。九十年代中期之后,世事变迁,谁能请出其中一位参加笔会已经难得。而当初,是民革摒弃门户之见,是严先生在天津书画界的威望,召集起众多名家汇聚一堂,实现了当年


1988年初严先生书赠萧长发作品


天津书画界名流荟萃,也成了成就了津沽诗画研究会的一段辉煌。如今想来,能参与当年那些笔会真的是一种福分,以致过去多年,当时那种感觉还是深深的印在心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情结,还有悠悠不断、令人难忘,能亲切感受却难以描述的“雅集”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活动那些年经常举办,这种活动就天津书画界而言,是那段特殊时期闪光的一笔,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


随着时间推移,我和一些书画艺术家逐渐熟悉,从其他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关于严老的故事。严老的学生们对严老的称呼是先生,经常是开始时候称严先生,然后就只称先生了。有一次我到严老的一位学生家里,他那天说起了严老早年的生活状态。他说:严先生早年就信佛,除了写字画画,经常去居士林礼佛;还说:先生是大才,受家学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广收弟子,传授技艺。先生教画,首先教如何做人,教书画的同时教文学、文字、文章;书理、画论。我在后来与严先生的交流中,也听先生说起过相关的事,严先生是1935年底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现场亲历者,记得,有一次严先生说起过那次经历,就是很简单的一说,我也没有继续追问,当时只觉得那件事全国人都知道,没有意识到亲历者的讲述有多么珍贵。如今想来,如果当时细问问,记下来,写出文字,该是多么珍贵的一段记录,说来真是一件憾事。


严先生早年随叔祖严范孙学书法、文学,家学深厚,后从师刘子久攻习山水画,与当时的大画家陈少梅交往甚笃,有一段时间先生喜欢下围棋。民国时期,北京政权频繁更替,因为天津有各国的租界地,遂成了清朝落魄帝王避难和北京达官显贵做寓公的地方,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靳云鹏当时也在天津做寓公。因为靳云鹏晚年信佛,由此与严先生相熟,靳云鹏喜欢下围棋,所以,严先生有时候会到靳云鹏的府上与他下棋。我也很喜欢围棋,有一次,和严先生偶然说起了围棋,先生当时就拿出围棋,和我对弈起来,那盘棋,一直认为还算是会下围棋的我被冲得溃不成军,我才知道自己还不会下围棋。战罢,先生对我说起了围棋:围棋讲究大局观,老人家指着刚才我感觉胶着的地方说:这里,你只注意到这一块,没意识到这一片和那几个子对这一块的影响,所以必然失败。说罢,老人家哈哈笑了。那以后,在没有事情追赶的时候,我会偶尔的和严先生下一盘围棋,我知道,即便让我先4个子我也难以取胜,但是,和先生下围棋,一方面总能在不经意间开阔思路,更主要的是每次下棋老人家都很高兴,高兴之余先生就会滔滔不绝。


那几年,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请示一些事情,另一个原因是严老家是我上下班必经之路,所以那几年我成了严先生家的常客。严老视力还好,思维极其清晰,只是和严老交流,需要大些声音说话。我每次去严先生家,先生总会从各种不同的事情说起,有时候,严老会不问自说,从佛学、书法,说到当时的书画界,再后来甚至说到身边的一些人。严老说话很精炼,说一件事总会一层层表达,清晰明确,最后点到核心部分。如果是说一个人,严老会从一件事说起,然后从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判断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质;最后,只是一个成语或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对人做出评价。有一次严老对我说起了文革时期家里的一些事情。严老的家庭文革时期受到冲击,一些红卫兵抄了他的家。抄家之前,周 围的环境已经是风声鹤唳,所以,严老叫来了几个知近的学生,把家里珍藏的一些字画文玩分发给他们,因为当时这些东西叫做“四旧”,属于清扫之类,而这些东西,是严老多年珍藏心爱之物,所以严老请他们代为保管,免遭毁坏。文革后期,社会上基本平静了以后,几位学生先后把当时拿走的那些东西归还给了严老。严老说:经历大事,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品质,所谓疾风知劲草,看一个人是千金可托还是言过其实,经历一些事情,再时常回头看看,自然就明白了。


严六符与刘子久先生合作为送学生刘德荫参军之作


王千先生可以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市女书法家第一人。1990年春,王千先生和我一起到厦门举办“津沽诗画研究会书画展”,往返将近一个月,交流时间很充裕。记得有一次老太太谈起她对天津书画界的印象,天津的书画界让她佩服的不过三两人,其中一位就是严六符,她说:严老书法好,书卷气足,津门难找第二人;画的也好,禅味深;文章、学问也都好。她说严老写文章行文半文半白,言简意赅,意味深沉。她说:这就是学问、思想和多年学习积累的结果。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学不来……。那种佩服的感觉溢于言表。过了很多年,我还在想,以王千先生心之高,情之傲,能让她这么佩服的人,该有多么难得。


清楚地记得,我学习书法,严老对我说的那段话:学书法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坚持,任何事情要做好,必须坚持,持之以恒;二是悟性,也就是天分,书画艺术皆是如此。你能下功夫并持之以恒,一准能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如果你的悟性不够,到了一定水平也就很难再往上走了。”那天,老人家说话兴致很高,继续说道:“还有一点,就是尽量不走弯路。说不走弯路,就是先生——不,现在叫老师——老师说的你能懂,能理解,就能避免走弯路,进步就快,其实,这一点和悟性相关。当然老师也很重要,老师的责任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去指点你,告诉你走哪条路。”这时候,在我脑海里想了多年的话题一下涌到嘴边,我急忙问道:那么,您看我该学什么,写谁的字?老人家不急不慢的说道:“我注意你写字了,也能看出你写字的感觉。你若是想学书法,就先写写王羲之的《圣教序》吧,回头我看看再说下一步。”停了一下,先生继续说道:“可是要知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哪一行都是这样。”那天,我有些激动,说话有些词不达意,但是有一句记得清楚:我会努力,不让老人家失望。


1993年春,我去看望老人家,严先生拿出一个纸卷,递给我说:过年了,我给你写了一幅字,你不是喜欢杨慎的临江仙嘛。严先生的话使我想起几个月前的一天,那天聊天的时候说起了这阙词,严先生那天好像很有兴致,说着说着开始咏颂起来“滚滚长江东逝水……”念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时候,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蹦出,低沉、顿挫,最后一句“都付笑谈中”念过之后,又重复了一遍。然后停顿了一下,望着我说:我也喜欢这词……。我心里想着那天的情景,眼前有些恍惚,没想到,那天我说起了这阙词,严先生竟然记在心里,而且过后就专门给我写了。我连忙站起来,接过那幅字打开来看,先生接着说:“老了,底气不足了,写的不好”。记忆中,那是严先生第一次就书法这么没有底气的对我说话,也是最后一次这样说话。那之后几天,严先生就病倒了,一病不起,一个月之后,一代大家、在我心目中可敬可爱、甚至是伟大的严六符先生与世长辞了。而先生给我写的那幅临江仙,竟然成了严六符先生的绝笔之作。


严六符先生绝笔书法作品


严六符先生是书画家,还是书画教育家。作为书画家,先生的书法作品《千字文》(临写文征明)曾经作为天津业余书画学院的临摹课本;作为书画教育家,先生的几位学生如侯春林、冯骥才、何延喆、张洪千、贾万新等都是国内外知名书画家;遗憾的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严先生的画作很少存世。他老人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环境中,先生能审时度势,成立国画社开教授书画之先河,在天津乃至全国实属难能可贵;文革后,全社会文化事业凋零时期,能擎起一杆大旗,创立津沽诗画研究会,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天津的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0年,天津市政协遴选出天津市20世纪天津最具影响十二大书法家,包括民国时期的“华孟严赵”在内,严六符先生名列其中,可谓实至名归,抑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严六符:学名仁统,男,汉族,原籍浙江慈溪,1908年11月生于天津。193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商学院。


自幼随叔祖父严范孙学书,初临柳公权,后学苏东坡,同时从师刘子久、攻习山水画。与陈少梅交往甚笃,切磋画艺,笔墨多有受益。其画作风格严谨而情韵散淡、南北兼容。受家学影响,画艺成熟期间,不以作画为业,而是广收弟子,传授技艺,教学相长,教学中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遗憾的是因文革时期受到冲击,晚年不再作画,存世作品数量极少。


40年代末师从吴玉如学"二王"及米芾,晚年专攻文徽明。作品清丽秀逸、书卷气足。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报刊发表,并为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天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津沽诗画研究会会长、天津东方艺术学院院长、天津业余书画学院院长。艺术大家 。2010年,入选天津市20世纪天津最具影响十二大书法家之一。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