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谄媚、告密、杀人......一个唐代大诗人的“渣男”人生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谄媚、告密、杀人......一个唐代大诗人的“渣男”人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24 00:24:05
阅读:
最新资讯《殃及池鱼的上一句-谄媚、告密、杀人......一个唐代大诗人的“渣男”人生》主要内容是-殃及池鱼的上一句,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01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又才华出众的人,一般来说人品也应该不错,我们都把这叫“德艺双馨”,当做榜样和楷模。


不过就像什么档次都有“残次品”一样 ,专业过人但做事很渣的主儿也不是少数。有人过不了女人这关,娶媳妇儿就跟狗熊掰棒子似的,掰一个扔一个,不尊重妇女也不负责任。也有人学术上不仗义,偷偷摸摸连吃带拿,一点耻辱心也没有。


这还都在其次,更有那卖友求荣,见利杀人的,不但卑鄙而且血腥了,已经越过了做人的底线。


唐朝就有这么一位诗人,而且是大诗人,就干了这么龌龊的事儿。


02

唐诗,是中国诗歌文化写作的最高峰。名作多自不待言,重要的是它名人也多,后世的著名诗人是以“个”论,它是“批发”,一扒拉就是一堆,让后边的人没法活。


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唐诗就是古诗,但对当时唐朝的人来说,却是正经时髦的“新诗”,在后世被称为“近体诗”。既然有“近体”之说,就一定还有比它更早的诗歌体裁,也就是与其相对的“古体诗”。


古体诗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对格律、韵脚、长短都不太苛求,什么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几言都有,“杂言”都行。譬如李白的《将进酒》 《蜀道难》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要自个儿合适,咋写都行。


进入初唐之后,一种规矩明显严格的诗歌形式开始流行。这有点像“猜谜语”,好好的话不说,非得绕俩弯儿挖个坑儿设个套儿,这样才能显出智商和才华。谁都会的东西显不出了不起啊,当时的人可能就这么想。


这种新的诗歌体裁显然是需要规则的。


就像古体诗的最大特点是自由一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自由。它对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范,随便玩儿不行了。


但这难不倒唐朝这帮“人精”,人家喜欢的就是这个“较劲”。于是,你好我比你更好,你绝我比你更绝,你废寝忘食我一宿站着......啥玩意也架不住这么整,最后把这个“项目”愣是玩到了“顶峰”,弄得后世的家伙们没法玩儿了。


03

在唐诗完善规则、走向严谨的过程中,有三个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大功臣。


拿运动项目作比喻,这三位就是“裁判委员会”的“三巨头”,是他们发现和制定的规则,“解释权”就在他们仨手里。


一个叫杜审言,首创了七言律诗,对七律的形成居功至伟,当然他也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之一,都是大拿。


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有一个后来比他名气还大的孙子,叫杜甫。


另外两个人,一个叫沈佺期,一个叫宋之问,这哥俩被认为是五言律诗体制定型的先行者,时称“沈宋”。


这位宋之问,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不是凡人儿吧?


他的最有名的一首诗叫《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这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准确得不能更准确,成熟得不能再成熟。


他还有一首《渡汉江》,也被认为是在思乡题材中很难超越的名作——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后人对其的评价是,“示后进以准”,说句通俗的话,就是“标杆”。


04

宋之问生于公元656年(当时唐朝建国不到40年,属于初唐),山西汾阳人,家里是一个很普通的平民家庭。


在基本由氏族和显贵左右政治舞台的古代,这样的出身明显寒酸了,起步较人家就平白落后了一大截。拿跑百米论,人家官二代都跑一半儿了,你这儿还抻腰拉胯的等发令枪呢。


他的老爸叫宋令文,家里应该就是那种比较殷实的农村人,跟左邻右舍比日子还不错。


这老宋可是个好人,既聪明又有才华,重要的是人品有口皆碑,“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而且“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什么意思?农村出身,自学成才,够哥们讲义气。特别是文学素养高,写一笔好书法,还有一身好武艺,当地人称为“三绝”


后来老宋先从军做到皇城卫戍部队的一名中级军官(左骁卫郎将),上了年纪后被调到中央办公厅(门下省,亦称“东台”),负责公文档案(东台详正学士),口碑非常不错。


老宋一共有3个儿子,分别继承了他的3个专长。老大宋之问文辞出众,老二宋之悌骁勇过人,老三宋之逊精于草隶。那街坊邻右的提起来,都说看人家老宋家儿子怎么养的。


聪明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宋之问也是一个不用操心的神童,那学业自小起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嘁哩喀嚓统统拿下,19岁就考上了进士,没费劲,进入了高级公务员的序列。


05

进入序列,不过只是有了一块敲门的“砖”,后面的竞争其实更加惨烈,可不是光有才就行了。更何况这旮沓有才的家伙实在太多了,闭着眼随便踢出俩都不是善茬儿。


宋之问非常清楚这里面的“奥妙”,同时也知道自己这个“木桶”有着一块最短的“短板”——平民起步,清寒出身。


他认为,这种出身的子弟要想爬出个名堂,就必须有背景。如果没有,那你就得攀上个背景。


这种“三观”一旦形成,成为左右自己一切行为的先导性准则,那路就已经歪了。因为,这会失去原则和底线,会变得向上爬不择手段,他自己心里可能觉得路就该这么走,其实已为人所不齿。


在这里说句题外的话,笔者工作的40余年中,身边这样的人不少。我很钦佩这些出身贫寒者的努力和勤奋,但不屑他们某些人的为人。一个不能守住底线的人,一个把“向上爬”当作唯一目标的人、一个一贯媚上欺下的人,他固然会得到一些什么,但失去的实则更多,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这宋之问,在做人的方向上跟他老爸比,可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小宋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朝堂的老大是武则天。武老太太喜欢帅哥是尽人皆知的,身边挑了一群“小鲜肉”,白天养眼晚上陪老太太干活儿。


小宋恰巧就是个帅哥,身高、颜值都不弱,还有出众的才华。在基层晃荡了一些年后,后来终于当上了老大的文学侍从,成为“鲜肉帮”的一个“外围人员”,好歹是混进了圈子。


到武则天正式称帝时,他已经从原来一个从九品的基层小兵混成了五品学士,我靠也算领导干部了。


小宋“进步”的诀窍就是溜须拍马,没有什么原则和底线,只要需要脸都可以不要。


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最喜欢的男宠是两个小帅哥,亲兄弟,张易之和张昌宗。


这俩小白脸子晚上陪老太太“熬鹰”,白天在朝堂给老太太当耳目。这两个货除了一副好皮囊,智商低到了极点,远虑近忧都没有,仗着老大的宠信横行于内外,一副不作不死的神态。


就这么愚蠢的东西小宋也来个死贴,拉了一帮哥们呼呼在“二张”后面当小跟班,亦步亦趋。“二张”要发表作品他来代笔这还好说,最丢人的是,“二张”“哗哗”的时候,他负责提尿壶......


好歹也是初唐诗歌界的“领军人物”,不要廉耻竟至于斯!


06

公元705年,81岁的武老太太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大臣发动兵变,杀死了“二张”这俩小白脸儿,逼迫武则天退位,被他老妈摔来摔去折腾了半辈子的太子李显又重新当了皇帝。


“二张”一死,他们的那群小伙伴自然都“树倒猢狲散”,而且被一一清算。


宋之问也没跑得了,由一个厅级干部被撸到了处级,并发配到当时荒蛮之地的广东,到陇州(广东省罗定县)去当参军(驻军的一个中级军官)。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首《度大庾岭》,就是他在去广东路上时惨兮兮的心历写照。那年他39岁。


那会儿的广东也没有“珠港澳大湾区”,没有繁华的珠三角,只有落后的经济、湿热的气候和不开化的土著。呆了不到一年已经是老宋的他就受不了了,于是偷着跑了回来,藏在了好哥们洛阳人张仲之的家里。


这时,他又干了一件品质更加卑鄙的龌龊之事,把人设彻底抹得漆黑。


当时李显刚刚即位,宗室势力还没有完全掌握朝局,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还当着宰相。


一天,张仲之的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李显女儿定安公主的老公、驸马都尉王同皎。


这王同皎可是一位忠勇之士,诛杀小白脸“二张”时就是主力。李显是个窝囊货,当了皇帝后权力很快就落到了老婆韦后和小女儿安乐公主的手里,她们勾结武三思,又掀起了一场政治博弈的腥风血雨。


正直的王同皎看不下去。他秘密联系同样看不下去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密谋干掉武三思!


这事儿叫宋之问知道了。


参加“地下党”“推翻反动政权”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他可不会干,而是立刻从中窥到了一丝东山再起的良机:告密。


前边说过,这宋氏三兄弟里还有一个精于书法的宋之逊。这宋三儿长大后基本是跟着他大哥混,一块儿给“二张”当跟屁虫。“二张”死后他也被连带,发配到山东的兖州当仓库保管。大宋从广东跑回来也叫上了他,大宋住在张仲之家,这宋三儿就住在王同皎的家。


一看就知道,在王驸马、张仲之的眼里是拿宋之问哥俩当兄弟的,否则怎么能冒着风险收这俩“逃兵”在家里?只不过正直的人往往度测不了小人之心,不知提防背后刺来的暗刀。


宋三把听来的事情告诉了宋大,二人联手,把这个重要的情报由宋之逊的儿子宋昙出头,献给了武三思。


最后的结果很简单,王同皎、张仲之等人真的送了性命,宋氏兄弟却双双高升。


宋之问当了鸿胪丞(负责礼宾、仪典的副司级干部),宋之逊当了光禄丞(负责祭祀、朝会、宴饮的副司级干部),虽说还是服务人的差事,但总算是又回到了国家机关,还官复原职了。


当时天下人莫不议论纷纷,都私下为王同皎等人喊冤,说“这二宋身上的红官袍(唐朝的五品官穿红色官衣),是用王同皎的血染成的”(天下怨之,皆相谓曰:"之问等绯衫,王同皎血染也。”)。


这恐怕是交友不慎的典范了,可供后人沉痛反思。


07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比起“告密”这种间接杀人,就是直接的血淋淋了。


之所以把它放在后面说,就是因为这是一件历史“疑案”,没有直接证据。


宋之问有一个亲外甥,叫刘希夷,是唐初诗坛的一颗“希望之星”,卓有盛名。25岁就中了进士,坦荡豪爽,多才多艺。


刘希夷做了一首诗,题为《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看到了,对其中的一句非常喜爱。听说外甥的这首诗还未示人,就把小刘请到自己在郊外的别墅,缠着外甥把这首诗送给他。


他喜欢的这句诗,后世所有读过的人都特别喜欢,也是一千古名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原来出处在这里。


刘希夷开始大概是同意了,可睡了一觉后又有些舍不得,又不同意了。


按说这不是什么大事,愿不愿意的权利在原作者,一首诗,不给就算了呗。可宋之问恼羞成怒,做出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举动——


“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命令家人用大土袋子,把年仅29岁的小刘给活活闷死了!......


如果让我想,可能会想到很多种情节,但万万想不到是这种情节。


后来这首诗就变成了宋之问的作品,除了标题改了一个字,其它句子一点没动。


所以,在后来的《大唐新语》《唐才子传》的记载中,都认为宋之问就是杀死刘希夷的凶手。到了宋代,更是把这个案子砸得实实的,不再有疑问。反倒是清代,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反诘,把这个事情又弄得扑朔迷离。


以宋之问的为人和品质,我倒是相信这种事他干得出来。


在他的眼里,只要能得到,是不用考虑什么手段的。


08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也就是“善恶终有报”。


出卖朋友得来的官儿宋之问也没当上多长时间,他这种品质就连坏人都看不上。


干了3年多吧,他就又从国家机关被踢到了基层,撸了好几级,到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当了一个没什么实职的幕僚(长史)


一年之后,一直没停止热闹的朝堂又发生了重大事变: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


曾因依附安乐公主爬了个一官半职的宋之问再一次被“殃及池鱼”。没有实职的位子都不行了,以“四人帮余党”的罪名从浙江又被流放到广西的钦州,后又改为桂州(今桂林)。


两年后,李隆基当了皇帝。这大哥记性也好,国家那么多事儿,他愣是没忘掉品质恶劣的老宋。公元712年的8月,下旨把在桂林劳动改造的宋之问赐死,终年56岁。


一个天赋突出、本该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唐诗学科的专业带头人,就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穷“作”,直到最后把自个儿“作”死。


据说他到了越州之后已经有所悔恨了,认识到自己根本不是个搞政治的坯子,也做了不少到基层访贫问苦的好事,诗作的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一切为时已晚......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愿后世与其相似的“同行者”,可为鉴。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