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爱国宣言-《谕中原檄》解读中国古代最具正义的战争宣言

爱国宣言-《谕中原檄》解读中国古代最具正义的战争宣言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09 18:03:32
阅读:
最新资讯《爱国宣言-《谕中原檄》解读中国古代最具正义的战争宣言》主要内容是元朝末年,朱元璋扫平割据长江中下游区域的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地方军阀,剔除了后顾之忧。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已经基本实现。为了驱逐北元朝廷的腐朽统治和解救北方人民于水火之中,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手下的文武大臣经过多番准备,决定开始北伐。-爱国宣言,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元朝末年,朱元璋扫平割据长江中下游区域的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等地方军阀,剔除了后顾之忧。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已经基本实现。为了驱逐北元朝廷的腐朽统治和解救北方人民于水火之中,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手下的文武大臣经过多番准备,决定开始北伐。而北伐的号角,就是由朱元璋手下著名的学士名儒宋濂撰写的《谕中原檄》檄谕开始。






《谕中原檄》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说元朝自建立以来倒行逆施的昏庸统治,第二部分叙说北方各割据政权各怀鬼胎拖累无辜百姓,第三部分叙说朱元璋建立政权雄厚的实力以及公正仁义的建国方针。最后一部分叙说了明朝的民族方针。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说中国自三皇五帝以来,汉族皇帝统治天下,都是中国之主统治四周的蛮夷,从来没有蛮夷能入主中原统治天下的。自从宋朝倾覆,元蒙古成为中国之主,是时代的必然,虽然元朝开国时君明臣贤,但是依然有有识之士,认为华夏衣冠不正,传统不在。


元朝虽然是蒙古人建立的异族政权,和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汉人政权不同。但朱元璋的明朝大体也接受元朝曾经是中原之主,并在建立明朝之后积极修撰《元史》。但本来理应和唐宋一样的大一统王朝,为何如此不得人心,短短不到百年就覆灭呢?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义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这里从根本上揭露了元朝自上而下,统治者的腐朽黑暗的统治。说元朝的臣子经常违背朝纲,为了皇位骨肉相残,君臣离心。并且做弟弟的玩弄兄嫂,做儿子的宠幸父亲的小妾,这些极其违背伦理道德之事,在元朝确实上上下下习以为常的平常之事。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华夏之美沦落得一干二净。元朝统治者离心离德的反动之举,深深伤害了中华大地的人民,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自古以来胡人建立的王朝没有超过百年气运的,所以天道循环,圣人应运而生。要带领受到压迫的人民,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要纲陈纪,救济斯民,建立新的社会秩序,重建仁义道德的社会。


我们都知道,元朝建立后,为了达成自己享乐的目的,疯狂加征赋税,掠夺财富。甚至连前朝南宋的皇墓都被盗的一干二净,堂堂皇陵,珍宝被抢,尸骨却沦落到散布荒野。最令人发指的是,元朝有一高僧竟然将南宋理宗的头颅割下来作为乘酒的器皿,残暴不仁,由此可见。为了打压汉人和维护统治,将天下人分为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居于统治阶级,汉人和南人是被剥削和压迫的奴隶阶级。这深深伤害了古代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替代残暴腐朽的蒙元政权,重塑中华民族气节,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历史无可替代的选择。


割据政权,不得人心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虽然南方的割据政权基本上都被明王朝消灭了,但是北方还有数个割据势力,比如占据中原的王保保,关中地区的李思奇,他们都是假借元庭册封的官名,行狐假虎威,为非作歹之事。妄想着通过合纵连横,占据险关要塞,以达到自己荣华富贵的目的。再次申讨以韩林儿为首的红巾兵,以邪教聚拢人心,不尊重大势,肆意横行,实在是自寻死路。但讨伐这些军阀不要紧,苦的却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所以他们这些军阀都不可能成为华夏的统治者,因为他们没有仁政爱民之心。


王者之师,重塑正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雠,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自古得天下最正者,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出身贫苦的百姓之家,是家里的第八个孩子,因为条件艰苦,自小就被送入寺庙长大。他没有刘邦那样秦朝正统的官员身份,也没有杨坚李渊那样显赫的豪门世家,更不是刘裕赵匡胤这样的前朝统兵大将。仅仅是一个布衣和尚,一个普通的难民,却在乱世之中成就帝业。他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建立一套严密而又规范的统治秩序。所以朱元璋不满足占据江南一隅,他要北逐蒙古,复我河山。他派遣大将军徐达,常遇春等,统率王师,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最终终于攻占北京。恢复了落入异族几百年的幽燕大地。北方子民等太久了,自唐末五代时儿皇帝石敬瑭为了皇帝之位,自认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王师北定,两宋三四百年,尝试了多次都没有成功,无数文人墨客望而哀叹,无数忠勇将军挥洒热血。终于在明朝,由南方来的壮士,重复河山。经过朱元璋,朱棣两代帝王的开疆拓土,自此,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中国疆域的雏形基本形成。正是明朝的努力开发,后继者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疆西北的一部分地区,由此形成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明疆域图




平等一体,华夷一家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明朝的《谕中原檄》最后一段,说无论是蒙古人还是色目人,虽然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他们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必要,只要能恪守中华的法律,礼仪道德,愿意成为中华子民,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和本土人没什么区别。


明朝先进开明的民族政策,正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包容开放之心,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和平友好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朱元璋建立的大一统明王朝,实行帝国境内各民族平等的友好民族政策,这与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满洲人建立的清王朝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真的正统王朝,不会搞一些分级别的民族压迫政策,不会动屠刀,不会霸占初夜权,也不兴禁锢思想,培育奴性这一套。明朝的民族政策,为现代中国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正是中华民族的傲气,正气,浩气,中华民族才能在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引用《谕中原檄》出自《明太祖实录》卷26;《皇明诏令·谕中原檄》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