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高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_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高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_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6 14:49:00
阅读: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中,"是"多用作代词,很少用作判断动词。因此,古代汉语中常常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例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2)"……者……"。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翻译时要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如: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文: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②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黄宗羲《柳敬亭传》)

译文: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

(3)"……,……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要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如: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4)"……,……"。"者""也"都不用,而翻译时要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如: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文:秦国,是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不可信任。

(5)"……为……"。用动词"为"表示判断。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现在人家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是鱼和肉。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略城池、在野外战斗的大功劳。

(6)用"乃""即""则""皆""诚""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无"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是在市场上宰杀(牲畜)的屠夫。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这确实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了。

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郡耕田种地。

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译文: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

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译文:六国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向秦割地求和。

(7)用"是"做判断动词。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不充当判断动词。例如: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但是,"是"也偶尔用作判断动词。例如: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译文:你是世家的子弟,在大官府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离弃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二、被动句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承受者,而不是该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译文:一个戍卒发难(陈涉起义)就使国家灭亡,自身(也)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③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2)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例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想要(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白白地被欺骗。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例如: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文: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以及)数万民众,被别人控制。

【注】在先秦汉语中,"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是"覆盖""遭受""蒙受"的意思。例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汉代以后,"被+及物动词"的用法多起来。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

2.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通常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所发出的或者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是施动者所不愿发生、看到的。例如:

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译文: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感情,但申诉不被允许。

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

译文:被举荐为孝廉(却)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

三、倒装句

为了强调、突出某些内容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作倒装句。倒装运用得当,可以使平淡的语句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以下几种:

1.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一般来说,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而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就叫作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即表示否定的句子。否定句中常常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在否定句中,宾语如果是代词充当的,那么宾语要前置。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这样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既可以做动词的宾语,也可以做介词的宾语。在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等。在疑问句中,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充当的,那么宾语要前置。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③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译文:(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④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译文: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②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副词"唯(惟)"的意思是"只,只有",而助词"之""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

(4)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往往将其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它。

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译文: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我们的)婚期(吧)。

(5)介词宾语如果是方位词,那么往往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

6)"相"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相"偏指"他",即愚公,做"许"的宾语。

(7)"见"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见"偏指"刘兰芝",做"丁宁"的宾语。

2.定语后置

在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或代词的,一般放在名词或代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古代汉语中,为了突出定语,常常将定语放在其所修饰和限制的名词或代词的后面,这种情况即定语后置。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名词或代词的前面。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结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其中,"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

③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班固《苏武传》)

译文:(武帝)就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

(2)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其中,"之"是结构助词,没有实义;"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敲击时)铿锵作响的石头。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也许会吃掉一石谷子。

(3)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其中,"之"是结构助词,没有实义。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4)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其中,"而"是转折连词,是"然而,但是"的意思;"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然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做官的人,天下那么大,有几个呢?

(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词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词+数量词"。例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我带着一对白璧,准备献给项王,(还带着)一对玉斗,准备献给亚父(范增)。

3.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做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则放在动词后做补语。考生在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介宾短语提到动词前做状语。常见的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

(1)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在谓语后做补语,构成"动词+以+宾语"的格式。例如: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解(给百姓听)。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范晔《张衡传》)

译文:外形像(个大)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地动仪)。

(2)①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位于谓语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动词+于+宾语"的格式。例如: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授予下等奖赏。

②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也会位于形容词后做补语,构成"形容词+于+宾语"的格式。例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的多了。

4.谓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即谓语前置。谓语前置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译文: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将)与天地(一样)共存不老;我的中国少年雄壮啊,(将)与祖国(一样)万寿无疆。

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在古代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突出。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在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因此主语的省略较为常见。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某一词语或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考生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承前省。上文已经出现,或者前面有所交代,下文即可省去有关成分。例如: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做赵国的将领,(廉颇)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2)蒙后省。下文就要交代,上文便可以省去有关成分。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刘邦对张良说:"……(你)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3)对话省。双方对话时,在双方都能领会的前提下,省去有关成分。例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情)很危急!"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古代汉语中,尤其是在并列的句子中,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那么另一句中的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考生翻译时,须要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例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持剑舞蹈(作为娱乐)。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例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译文:杨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一边率领他的家人(追寻羊),一边来请杨子的仆人追寻羊。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例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译文: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候在)监狱的大门外边。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或介词后的宾语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宾语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例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项伯就连夜驱马到沛公(刘邦)驻军地,偷偷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例如: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蒲松龄《促织》)

译文:成名一看对方的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惭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对方的)较量。

4.省略兼语

"使""命""令"等动词的宾语常兼做后边一个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这个词就是兼语。现代汉语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而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往往省略。所省兼语多是代词"之"。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5.省略介词

当介词"于""以"等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而这个介宾结构做补语时,常常省略介词。

(1)省略介词"于"。例如: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②误落(于)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译文: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离开就是很多年。

③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于是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2)省略介词"以"。例如: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蒲松龄《促织》)

译文:试着(拿它)和别的蟋蟀搏斗,(别的)蟋蟀都被斗败了。又试着(拿)鸡和它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五、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有比较固定的意义。阅读文言文时,掌握并熟记常见文言固定句式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常见文言固定句式有:

1.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近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文: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办"。例如:

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个事怎么办?

②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

(3)"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林觉民《与妻书》)

译文: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将怎么办呢?

(4)"何也""何哉",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什么呢"。例如: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译文:自己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5)"何所"是表疑问的固定句式,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例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

2.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孰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同、跟)……相比谁更……""……比……怎么样"。例如: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与五个人的死相比较,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3.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吗"。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并时常地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

译文: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例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译文:这不就是说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3)"何……为""奚以……为",可译为"何必……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现在人家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译文: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4)"岂……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呢"。例如: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我)日夜盼望项王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吗"。例如:

子非三闾大夫欤?(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文: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怎么)……呢"。例如: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袁枚《祭妹文》)

译文:怎么会知道这里就是(你的)归葬地呢!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例如:

①独不怜公子姊邪?(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难道公子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虽然无能,难道怕廉将军吗?

(8)"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里……呢"。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过错呢?

(10)"何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11)"……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呢""哪里……呢"。例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文: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12)"得非……欤""岂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不是……吗"。例如: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译文:(这)难道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指挥不动),(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

(13)"能无……乎",可译为"怎么不……呢"。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14)"况……乎",可译为"何况……呢"。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现在把钟磬(两种乐器)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15)"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恐怕……吧"。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16)"安能""何能""何得",可译为"怎么能"。例如: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怎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有权势的人、地位显贵的人,使我不能开心呢?

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4.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例如:

①使君一何愚!(《陌上桑》)

译文:使君(你是)多么愚蠢啊!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译文: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2)"何其……",可译为"多么",有时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

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译文:看庆父、叔牙和闵公的时候,怎么那么乱啊?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赐,你来得为什么这样迟啊?

(3)"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例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跑)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5.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唯独……"。例如: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刘向《说苑·杂言》)

译文:在自然万物之中,只有人是最可贵的。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如: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庄子·杂篇·说剑》)

译文: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行比试。

6.表示选择语气的习惯说法。

(1)"与其……孰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例如: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译文:与其杀了这个孩子,哪里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了他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得?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就是……"。例如:

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开始,就是从敌方开始;不是发生在西方,就是发生在北方。

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文: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是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

(3)"非……而……",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却是……"。例如:

拾视之,非字而画。(蒲松龄《促织》)

译文:拾起一看,(发现)并不是字却是(一幅)画。

7.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是……吧"。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如: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谚语中说的"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8.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没有……的(人、物、事)"。例如: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我(率军)进入函谷关,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译文:天刚亮(的时候),(到)竹林中躲避哨兵,(遇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有地方逃避而(差点)死掉。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用来……""没有用来……"。例如:

①项王未有以应。(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用来回答的(话)。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译文:所以不累积一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地(的办法)。

9.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是故""是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译文: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渤的鄙陋。

10.其他。

(1)"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的原因"。例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们离开内外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的品德。

(2)"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这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且……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面……一面……""又……又……""一边……一边……"。例如:

且引且战。(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他们)一边撤退一边作战。

(4)"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罢了"。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译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不过这样罢了。

(5)"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如: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译文:于是这样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6)"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一类的……"。例如: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东西。

(7)"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例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蒲松龄《促织》)

译文:城镇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很长时间没有考中。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答案】D

【解析】根据上下文,即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论。因此D项"不能易也"中的"易"是"改变",而非"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

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

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答案】C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答案】B

【解析】B项中"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答案】①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

②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筛选区间遍布全文。D项最后一句"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不当,该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并无过多的论述,此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答案】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解析】考生解答此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题干中明确说明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判断的直接依据",根据文中"故柳宗元曰"可知,前面的分析,即柳宗元说这句话的依据,也是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而前面的内容即汉高帝和张子房分封诸侯王的事情。考生可概括表达为: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作文言特殊句式。《考试大纲》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规定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几种类型。该考点重在"理解",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能够辨析出文言特殊句式的特征。对该考点的考查方式,一般是将其放在翻译题中作为一个重要的采分点来考查。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隋开皇初叛隋降于陈,陈亡,为文帝所诛。铣少孤贫,佣书自给,事母以孝闻。以外戚擢授罗川令。

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等同谋叛隋。郡县官属众欲推景珍为主,景珍曰:"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今请以为主,不亦应天顺人乎?"众乃遣人谕意,铣大悦,报景珍书曰:"今天启公等,协我心事,若合符节,岂非上玄之意也。吾当纠率士庶,敬从来请。"即日集得数千人,扬言讨贼而实欲相应。

景珍遣徐德基、郭华率州中首领数百人诣军迎谒,未及见铣,而前造柳生。柳生谓其下曰:"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遂与左右杀德基,方诣中军白铣。铣大惊曰:"今欲拨乱,忽自相杀,我不能为汝主矣。"乃步出军门。柳生大惧,伏地请罪,铣责而赦之。

武德元年,迁都江陵,修复园庙。引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令掌机密。铣又遣杨道生攻硖州,刺史许绍出兵击破之,赴水死者大半。高祖诏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率兵讨之,拔其通、开二州,斩伪东平郡王萧阇提。时诸将横恣,多专杀戮,铣因令罢兵,阳言营农,实夺将帅之权也。其大司马董景珍之弟为伪将军,怨铣放其兵,遂谋为乱,事泄,为铣所诛。

四年,高祖命赵郡王孝恭及李靖率巴蜀兵发自夔州,沿流而下以图铣。铣自度救兵不至,谓其群下曰:"天不祚梁,数归于灭。若待力屈,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致伤百姓?及城未拔,宜先出降,冀免乱兵,幸全众庶。诸人失我,何患无君。"乃巡城号令,守陴者皆恸哭。孝恭囚之,送于京师。

竟斩于都市,年三十九。铣自初起,五年而灭。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B.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C.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D.我先奉梁公/勋居第一/今岳州兵众/位多于我/我若入城/便出其下/不如杀德基/质其首领/独挟梁公/进取州城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帝:是皇帝的一种称号,文中的高祖等也是皇帝的称号。

B.外戚:亦称"外家",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C.赦:旧时指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文中指减轻柳生的罪。

D.中书侍郎:一种官名,文中刺史、岳州校尉等也是官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铣家境贫寒,以孝闻名:萧铣虽为皇族后代,但少时贫寒,因孝敬母亲而闻名,由此被提拔为罗川县县令。

B.萧铣响应董景珍等聚众反隋:大业年间董景珍等人叛隋,推举萧铣为主帅。萧铣很快就聚集数千人。

C.萧铣剥夺将帅兵权招致不满:董景珍之弟怨恨萧铣解散其军队,因而图谋作乱,事情泄露,最终被萧铣杀害。

D.萧铣心念百姓,主动投降:武德四年,孝恭等攻打萧铣,萧铣心想救兵可能不来,认为天命不在梁,若顽固抵抗,定会伤害百姓,于是主动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今请以为主,不亦应天顺人乎?

(2)天不祚梁,数归于灭。若待力屈,必害黎元,岂以我一人致伤百姓?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1.D

【解析】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为:我最先尊奉梁公,功劳在第一位。如今岳州兵众(而将多),居官位者也比我们多,我如果进城,就位于他们下面。不如杀掉德基,扣押他们的首领,单独挟持梁公进取州城。

2.C

【解析】文中指不再治柳生的罪,而不是减轻他的罪。

3.A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文言特殊句式

4.(1)罗川县令萧铣,是梁氏的后代,宽仁大度,有武皇的遗风。现在请他为主帅,不也是应天意顺人事吗?

(2)上天不赐福梁朝啊!多次结局都是灭亡。如果等到力量穷尽(而降),必定危害百姓。怎么能够因为我一人而使百姓受伤害?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关键词:后,风,以为,不亦……乎。(2)中的关键词:祚,力屈,黎元

【参考译文】

萧铣是后梁宣帝的曾孙。他的祖父萧岩在隋朝开皇初年叛隋投降陈朝,陈亡后被隋文帝诛杀。萧铣少时丧父,家境贫困,靠为人抄书来维持生活,因侍奉母亲很孝顺而闻名。因为是外戚而升任罗川令。

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等人共谋起兵反隋。郡、县的官吏大都想要推举景珍为首领,景珍说:"罗川县令萧铣,是梁氏的后代,宽仁大度,有武皇的遗风。现在请他为主帅,不也是应天意顺人事吗?"众人便派人告知了萧铣这个想法,萧铣非常高兴,随即回信对景珍说:"如今上天启示各位,帮助实现我心中的愿望,如同契合符节信物,难道这不是上天的旨意?我定当集合并率领士兵和百姓,恭敬地听从你们的请求。"当天招募几千人,扬言讨伐贼寇,实则准备响应景珍起兵。

景珍派遣徐德基、郭华率领州中首领数百人到军中来迎接萧铣,还没有见到他,就首先见了柳生。柳生对其部下说:"我最先尊奉梁公,功劳在第一位。如今岳州兵众(而将多),居官位者也比我们多,我如果进城,就位于他们下面。不如杀掉德基,扣押他们的首领,单独挟持梁公进取州城。"于是和身边人杀死德基,正要到中军告知萧铣。萧铣大惊道:"今欲拨乱反正,忽然自相残杀,我不能当你们的主帅了!"随即走出了军门。柳生非常害怕,伏地请罪。萧铣斥责后宽赦了他。

武德元年,迁都到江陵,萧铣修复先祖墓地中的宗庙。推荐岑文本为中书侍郎,让他掌管机密事务。萧铣又派遣杨道生进攻硖州,该州的刺史许绍出兵击败了他们,投水而死的有一大半。高祖诏令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领兵征讨萧铣,攻取通、开二州,斩杀伪东平郡王萧阇提。当时诸将横暴放肆,大多独断而擅自杀人,萧铣因此命令停战,表面上说经营农业,实际上是剥夺将帅的权力。大司马董景珍的弟弟任伪将军,怨恨萧铣解散了他的军队,于是密谋作乱,事情泄露,被萧铣杀了。

武德四年,高祖下诏命令赵郡王孝恭与李靖率领巴蜀兵从夔州出发,沿江流而下来攻打萧铣。萧铣自己估计救兵不会前来,对其属下说:"上天不赐福梁朝啊!多次结局都是灭亡。如果等到力量穷尽(而降),必定危害百姓。怎么能够因为我一人而使百姓受伤害?如今趁城未被攻下,(我)应该先出去投降,希望能避免乱兵的祸害,有幸保全百姓。各位没有了我,何愁没有君主呢?"于是巡城下令,守城士卒全都痛哭。孝恭囚禁了他,送到京师。

最终(萧铣)在都市被斩,终年三十九岁。萧铣从起兵至灭亡历时五年。

点击查看更多,查看309教育网原文链接,可下载,可打印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