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世说新语中描写儿童智慧的故事_世说新语中有很多聪慧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世说新语中描写儿童智慧的故事_世说新语中有很多聪慧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7 10:03:51
阅读: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晋朝,那是中国古代人性最自由、最解放,最富于智慧和创造力的时代之一。《世说新语》里记载了大量的名士们的丰神俊逸的形象和意旨深远的谈吐,读来令人“神超行越”、怀想钦佩。留心之下,亦不难发现魏晋时代的那些天才儿童们竟也比比皆是,充斥在《世说新语》整本书中,并还专门编辑了《夙惠》一门以记之。

魏晋时代,早慧的神童特别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这些:

1. 家学渊源。

这些神童无一例外地都诞生于高门大族,父母亲属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社会地位,家中藏书很多,且普遍重视教育,后辈们也从小耳濡目染,模仿他们长辈的学识、涵养、品行。而且日常交往的也是名流,即所谓“往来无白丁”,当时风气,习惯于互相走访、清谈,日夜不倦,一般都会允许孩子们旁听,以增长学识。所以,孩子们随意说出来的话,也颇有几分“神韵”呢。比如顾和与名士清谈,他的孙子和外孙就在边上玩耍,好像一点儿没注意大人的谈话,但晚上等客人走了就模仿主客双方辩论,一字不差。

2. 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

这些子弟大都是大族中的后起之秀、家族希望,当然很受家族的重视,教育资源丰富,尤其是“四大家族”更是如此。甚至如谢家的中坚人物,后任东晋宰相,力挽东晋朝廷于既倒的人物谢安,在他隐居东山期间,其实一大秘密使命就是“自教儿”,培养家族中的“封胡羯末”。所谓的“封胡羯末”乃是谢家的一些晚辈子侄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琰。他的子弟在他的教育之下,基本都是成龙成凤、成为芝兰玉树。才有了后来的“小儿辈大破贼”,谢玄因“淝水之战”一战成名。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谢安教导“封胡羯末”

3. 与教育手段推陈出新分不开。

谢安的大哥谢奕从小就带他观摩审案,增长见识,还听从他的意见,可谓难能可贵。谢安的培养方式也非常有创意,即“内集”,让子侄们就某个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吟诗作对,非常开放包容,非常有助于开发才思,对子侄们帮助很大,那个“咏絮才女”就是此时脱颖而出的。

4. 长辈比较注意保护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个性是钟灵毓秀之源泉,魏晋时代社会风气崇尚自由,尊重个性,轻名教而任自然,塑造了一种非常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十分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他们多以鼓励、引导为主,而不是打骂,教其死读书。如桓玄幼年时与诸兄弟斗鹅,总是落败,他气愤不平,竟然在一夜之间杀掉了诸兄弟的所有斗鹅。他的监护人叔父桓冲见此情形,马上猜到是桓玄所为。他不以为意,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又如谢遏年轻时,喜欢带紫罗香囊,自以为风度翩翩。谢安为这事很担忧,又不想伤他的心。于是就骗他来赌,把他的香囊赢过来马上烧掉。

5. 与当时重视风评的选官制度有关。

汉末魏晋选拔人才,主要是参考风评,月旦评遂至于盛行。有些家世不太好的读书人,甚至主动缠着那些有声望的名人评价自己,以邀取资历,如曹操甚至还绑架威胁乔玄,直到听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贼”才满意地扬长而去。

所以上至名门大族,下至寒门学子,无不甚为看重风评。成名要早,在古代也是如此,所以世家大族,有意地推出他们的优秀子弟,给名人过目品评。如王导少时,陈留高士张公在见到他后非常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这个孩子的容貌气度,是将相之材。”谢安4岁的时候,桓温的父亲桓彝到家里做客,见到谢安后,称赞道:“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东晋名士王承)。”相当于给孩子贴了闪亮的标签。少有令名,自然仕途顺风顺水。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引见

6. 不乏刻意为之的成分。

这些士族大家们的领袖,便在朝中有意无意地夸耀他们的子侄,向别人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如王澄给别人写信,把自己的儿子王微大大地称赞了一番,说他是“风气日上,足散人怀”;王敦称赞他的儿子说:“其神候似欲可(看他的神态好像还可心)。”

当然,还有一些自不免有“作秀”的成分,比如客人来了,导演一出戏,也是有的。所以那些神童的事迹不可全信,也印证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判言。

盘点那些天才儿童的事迹:

NO.1 “难兄难弟”——陈元方、陈季方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陈季方兄弟俩虽有长幼之分,但才德品行却难分高下,他们的父亲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成语“难兄难弟”正是出自这个典故,比喻两人同样优秀,不分上下。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作为“方正”一门的开篇之作,当时客人非常生气,骂陈元方的父亲真不是人,小小的元方只有7岁,却性格刚正、明辨是非,马上回敬他:“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令客人羞愧万分,连忙赔礼道歉。陈纪不卑不亢地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成为千古佳话,被选入了初中教科书。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世说新语·夙惠》

(有位客人到陈寔家过夜,陈室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大概记得一点。”于是兄弟俩将客人与父亲的对话一字不漏地复述了出来,,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寔说:既然这样,喝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这则故事生动地描写了兄弟俩聪慧好学的一面,他们的父亲自然内心也非常欢喜,宽恕了他们没做好饭的错误。其父陈寔是东汉名士,任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他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名望,他去死之后,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这里也反映了他教子有方。

NO. “不意衰宗复生此宝!”——张玄之、顾敷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瞑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世说新语·夙惠》

(司空顾和同当代贤达在一起清谈。张玄之和顾敷是他的外孙和孙子,两人都是七岁,在坐塌边玩。当时听着他们谈论,神情好像毫不关心。晚上两个小孩在灯下,一起复述主客双方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顾和听见了,离开座位,提着他们的耳朵说:“想不到敝家族竟生下了这样的宝贝!”)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世说新语·言语

张玄之和顾敷是顾和的外孙和孙子,两人小时候都很聪明,顾和对他们都很赏识,又常常说顾敷略胜一筹,就特别偏爱他。张玄之相当不满。这时候玄之九岁,顾敷六岁。一次顾和带他们一起到庙里去,看见卧佛像,旁边佛的弟子有的哭,有的不哭。顾和就问两个孙子为什么会这样。玄之解释说:“得到佛的宠爱,所以哭;没有得到宠爱,所以不哭。”顾敷说:“不对,应该是因为不动情。所以不哭,不能忘情,所以哭。”

从这则故事,两个小儿的高下立判,顾敷虽小,却能明白这么高深的佛理,即入了空门即需忘情的道理,实在难得。

NO.3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孔融二子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才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这时,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随即,来拘捕两个儿子的差役也到了。)

上面的这则故事描写了孔融的两个儿子天真烂漫,纯真可爱。下面一则则是表现了他们小小年纪,就能临危不惧,他们明白曹操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其气度和远见较之其父亦有过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竟出自两小儿之口,令人叹服。

NO.4 “何氏之庐也。”——何晏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何晏七岁的时候,已经聪颖非凡,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干儿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了个正方形,自己呆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我何家的房子。”曹操听说,就派人把他送回了何家。

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何晏之父早逝,司空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他因而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古有画地为牢的说法,一个方框中加个人,不就是囚字吗,何晏此举真意识向曹操暗示自己不愿被拘禁于宫中。曹操明白了他的意思,又喜爱此子的才具,不忍拂其意,故将他放还。这则故事既说明何晏聪慧,既保全了曹操的颜面,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NO. 5“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六):那些聪颖过人的小儿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元帝就把晋室东渡过江的意图全都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从没听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当然是太阳远。”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会,就把昨天的事告诉了大家,并又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可以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司马绍聪慧过人,这一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更是一语双关,道尽了西晋“永嘉之乱”后不得不“衣冠南渡”的无奈和家国之恨,牵动了后世很多诗人的离愁别恨。如李白有诗即取材于此——“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司马绍作为东晋王朝唯一有所作为的一代明君,假设没有去世那么早的话,克服中原指日可待,五胡乱华的局面便会改变。但是世事弄人,司马绍去世得早,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司马家的国运又维持了近100年,直到被权臣刘裕取代。清人王夫之感慨地说:“明帝不夭,中原其复乎!”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