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兰亭集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_兰亭序看法

兰亭集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_兰亭序看法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2-10 05:02:28
阅读:

重读《兰亭序》

· 黄简

二零零二年五月十一日于香港。

第五届国际书法史研讨会论文‧2002年8月23-25日‧南京。

收入《第五届中国书法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pp.39-46,文物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重读《兰亭序》

重读《兰亭序》,有些新的想法。

郭沫若否定《兰亭序》,外证是当时新出土的《王兴之墓志》等,内证是《兰亭序》本文存在的疑问。本文仅从内证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

一 《兰亭序》是事后写的

《兰亭序》开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事件、人物。雅集时间,我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万年历推算,是公元353年四月二十二日,星期四。原文依年号、干支、月令顺序一一写来,但只写了六个字,干支「癸丑」忘记了,这两个字是后来填入的。

此点成为郭沫若否定《兰亭序》的主要证据之一。他对朋友说:「依托者在起草时留下了一个大漏洞。那就是一开始的『永和九 年,岁在癸丑』的『癸丑』两个宇。这两个字是填补进去的,属文者记不起当年的干支,留下空白待填。但留的空白只能容纳一个字的光景,因此填补上去的『癸丑』二字此较扁平而紧接,『丑』字并且还经过添改。这就露出了马脚,足以证明《兰亭》决不是王羲之写的。在干支纪岁盛行的当年,而且已经是暮春三月了,王羲之写文章,岂有连本年的干支都还记不得,而要留空待填的道理?……我的话还没有十分说完,朋友已经恍然大悟了。《兰亭序》是依托,看来是无可争辩的。」 [1]

其次,郭氏还指责王羲之,在兰亭雅集这样一个美好的集会上,忽然大发感慨,伤悲不已。《兰亭序》前半段记事,后半段议论, 「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种情绪,郭氏以为和前半段修褉的愉快完全配合不起来。

这两点指责,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但郭沫若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即以为《兰亭序》是雅集当天所写成的。这个看法相当普遍, 早在唐代何延之《兰亭记》已经说:「《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字逸少所书之诗序也。右军蝉联美冑,萧散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以晋穆帝 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 等四十有一人,修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2]

从文意来看,何延之认为王羲之是当场「挥毫制序,兴乐而 书」的。

这一说法好像没有人怀疑过。当场赋诗做序,是流行的观点。

我对这一说法存疑。我认为《兰亭序》是兰亭雅集之后、编辑兰亭诗集时才撰写的。距离兰亭雅集,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可能已经过了几年。

第一,我以为《兰亭序》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这样的句式起首,似为遥忆之情。

当时习惯,行文先叙年号,再写干支,但干支不容易记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王羲之写道「那是永和九年的事情,岁在……,记不清楚了,三月初在兰亭雅 集,举行了修褉。」待查出是癸丑年,才补上了这干支。犹如我们说「那是民国三十年的事,岁在……」,因为是早年的事,一下子就想不起干支,这反而是正常的 现象。郭沫若说「在干支纪岁盛行的当年,而且已经是暮春三月了,王羲之写文章,岂有连本年的干支都还记不得」,就当年的干支来说,尚有理由,但前几年的干 支,一般人都记不清楚。郭沫若卒于一九七八年,有几个人知道「岁在戊午」呢?

《世说新语‧企羡第十六》:「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品藻第九》 刘孝标注引石崇《金谷诗序》曰:「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 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3]

亦是以时间地点起首,但没有写出干支。可见当时人记忆中比较清楚的,还是年号。年号依数字递增,所以记忆方便,中国人说「康熙三十八年」,日本人说「昭和 二十年」,习惯相同,道理也就在此点。干支在农业、天文、子平等方面极其有用,但排列顺序就不如数字方便,故一般不会特意去记忆。

我以为「癸丑」两字后来填入,而且留下的地位不够,正证明此文不是伪作,是王羲之过了若干年之后才写的。郭沫若之疑团,顿时冰释。

第二,《兰亭序》文中写到时间,还有这样一句话:「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里很关键的一个词,就是「是日也」。

「是日也」为追忆的句式。「是」为指示代词,等于「那」或「这」;「是日也」就是「那一天」或「这一天」。如果硬要把「是日也」解释为「今天」,是非常勉强的。

我查阅经典中「是日也」的用法,结果如下:

一,十三经有两条「是日也」,皆为《礼记》,均作「那一天」解:

1.《礼记‧檀弓下》「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

2.《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

二,先秦诸子,包括荀子、老子、庄子、列子、墨子、晏子春秋、管子、商君书、慎子、韩非子、孙子、吴子、尹文子、吕氏春秋十四部先秦典籍,查找「是日也」一词,结果只有《韩非子》两条,用法和《礼记》同:

1.《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于是日也郎中尽知之,于是月也境内尽知之。」

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一曰。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 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

三,搜寻二十五史中「是日也」用法,共找到十一项,其中扣除《晋书‧王羲之传》中的《兰亭序》本身一项,其余十项如下:

1.《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杨敞‧子恽」:「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也,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荒淫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2.《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子固」:「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接百蛮。」

3.《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潘岳‧从子尼」:「﹝元康﹞三年春闰月,将有事于上庠,释奠于先师,礼也。越二十四日丙申,侍祠者既齐,舆驾次于太学。……是日也,人无愚智,路无远迩,离乡越国,扶老携幼,不期而俱萃。」

4.《魏书》卷一百二「补列传第九十‧西域‧焉耆」:「焉耆国,在车师南,……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国咸依释教,斋 戒行道焉。」《周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焉耆」、《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焉耆」与此同。

5.《周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突厥」:「葬之日,亲属设祭,……葬讫,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杀人数。又以祭之羊马头,尽悬挂 于标上。是日也,男女咸盛服饰,会于葬所。」《北史》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突厥」与此同。

6.《新唐书》卷五十「志第四十‧兵‧府兵」:「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兵马之在府者,置左右二校尉,位相距百步。……大角复鸣一通,皆卷幡、摄矢、弛弓、匣刃;二通,旗?举,队皆进;三通,左右校皆引还。是日也,因纵猎,获各入其人。」

7.《清史稿》卷五百十一「列传二百九十八‧列女四‧方引妻毛」:「久之,地始定,葬有日,于是谓其人曰:『吾葬当同是日也!』遂不食。」

四,其他古籍中用「是日也」的例子,如:

1.《周礼‧司氏》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故《吕氏春秋‧仲春纪》曰:「是日也……无焚山林。」

2.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清明节,令蚕妾理蚕室。是日也,杏花盛,种百谷。」

3.《穆天子传》卷之五:「是日也,天子饮许男于洧上。」[4]

4.莲池大师《戒杀文》:「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现在桩萱,增延福寿。」

5.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目今是薛姨妈的生日,自贾母起,诸人皆有祝贺之礼,黛玉亦早备了两色针线送去。是日也,定了一本小戏请贾母王夫人等,独有宝玉与黛玉二人不曾去得。」

从上面数十例中可以知道,「是日也」通常的用法,就是指「那一天」。我没有发现「是日也」可以解释为「今天」的。对于王羲之这样读古书出身的人,《礼记》中的句子一定相当熟悉。如果这一说法可以成立,《兰亭序》中的「是日也」应当是「那一天」,更证实此文是王羲之后来的追忆。

第三,《兰亭序》原文的后半段,几乎句句都是回忆兰亭雅集的:

「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明显说兰亭已经陈迹,盛况不再。

重读《兰亭序》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与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 为妄作。」从这两句来看,可能编辑诗集时参与兰亭雅集者已经有人去世,所以读其诗,想见其人,特别觉得伤感。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这里「今之视昔」,就是「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的意思。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时人」未必是「今天来的客人」,应该是「当时参与雅集的人」。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如果《兰亭序》是几年后写的,对于理解文章的后半段,就很容易,而郭沫若说王羲之当天不应有感叹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第四,一般作序,往往是在事后。就算是现代社会,讲究办事效率,也不见得当场做诗,当场编集,当场作序。编辑一本诗集,尤其是名人之作,毕竟是比较慎重的事情,可能要一两年以上。

《兰亭序》是兰亭雅集诗的汇集,「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其中十一人各赋诗二篇,四言、五言各一篇;十五人赋诗一篇,则总数为三十七篇。 所谓「曲水流觞」,就是把酒杯放在小溪中,由溪水带动流下,到谁前面停止,这个人就要做诗一首,如果做不出,就要罚酒,把酒杯中的酒饮干。姑以现在绍兴流 觞地小溪三十米长计算,流经时间大约需要十分钟;成诗三十七篇,还有十五人不能诗而罚酒,共计流觞五十二次,需要八个半小时。这里假定游戏是单次连续进行 的,即流觞一次,有了结果之后,继续开始第二次。要缩短时间,唯一办法就是连续放流,但总不见得大批酒觞一起流下,一则容易堵塞,二则某人得觞之后,还要 做诗,这也不是立马可得的。如果诗做到一半,面前又停着几个觞,以人情计,必不如此。

流觞、饮酒、吟诗、磨墨、修改、抄写,诗成之后,还要给全体出席人员传观,这就非常化费时间。像兰亭雅集这样大型的活动,至少要六七小时。考虑到修褉还包括沐浴,宴饮是沐浴之后进行的,那无论如何都要进行一整天了。

王羲之作序,必须在众人诗成之后,读过诗篇方能动笔。宴饮既散,兴尽而归,事后好事者收集诗篇,汇编成集,请右军制序,不是更合理吗?

二,「流觞曲水」的设备

《兰亭序》说:「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到兰亭去,当地文管部门人员对我说,兰亭流觞的曲水原址现在找不到了。他们根据「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这一线索,找了很多地方,没有发现。沧海桑田,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是很自然的事。

觞为酒器,上古用青铜铸成,青铜当然不能浮在水上。东晋时用耳杯,其形如半个鸡蛋壳,大小如手掌,边缘两旁有耳朵一样的把手。我去兰亭前,当地博物馆人员 从东晋墓中挖到耳杯,是绿瓷的,大小只有三四吋。他们送每个代表一个仿制品,古雅宜人,那次流觞也就用这个仿制品。试下来却是大不好用,杯子太重,容易下 沈,七摇八晃,流到某代表面前,里面一半是溪水,如何饮得?如果东晋时也是这样,可以论断王羲之肠胃十分健康。

重读《兰亭序》

长沙马王堆曾出土汉代的漆器耳杯,红黑两 色,底部写着「君幸酒」三字,非常雅致。我想曲水流觞,所用者大约近似于这样的酒器。绍兴出土的青磁耳杯,可能是明器。

修褉、流觞,两岸很容易湿淋淋一片,都是烂泥。据说现在绍兴曲水两岸,已经改用水泥,比较干净了。用什么样的酒觞,却未见报导。但王羲之那时没有水泥,当 年怎么玩这游戏,细节还不清楚。作为东晋贵族,一定有比较好的方法。如果真是坐在地下,菜肴、酒器、笔砚都在水边,湿淋淋的到底不方便。

去年读到江西省新干县发现五代南唐时期流觞曲水石刻,顿时引起我的注意。石刻由大小八块槽石合成,长2.88米,宽2.47米,厚0.32米,略呈正方形 平面状,中间稍隆起,四面可坐十人。这等于一张大八仙桌。石面上刻有一条流水道,弯曲回环,水道中每隔半米左右,便有一个酒杯大小的凹圆湾。从上游放置酒 杯,任酒杯顺流而行,杯停在谁面前的圆湾中,谁即取饮并作诗一首。

如果拥有这块石桌,就算是在家中,也可以曲水流觞了,而且干干净净,岂不舒服。因此联想到王羲之《兰亭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这个「引」字值得注意。

「流觞曲水」和「清流激湍」应该是两处。「清流激湍」不能流觞,试想酒杯放在「清流激湍」中间,不是很容易打翻吗?「曲水流觞」应该是「浴」以后的事情。 「浴」必在大河,「浴」之后,吃点东西,饮酒做诗,很合乎情理。宋张耒有《和周廉彦诗》:「修褉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大河可供洗濯,就像印度教 徒入恒河那样,流觞却是不行的。

流觞之所应是附近另一个地方,有专门做好的石桌或石渠,引水进入。流觞只需要一条小小的「曲水」,《兰亭序》写明是把「清流激湍」引过来,作为流觞的动力之源。

这里的关键,就是一个「引」字。《周易‧系辞上传》「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礼记‧檀弓上》「盖引而进之也」,《兰亭序》中的「引」 字,正是这一字义上使用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写明当时宴饮的地理位置,是两水之间,所以方便「引以为流觞曲水」。 但既然是「引」,必定有「引」水的设备,那应该有人工制造的石渠,「列坐其次」,就是分坐在这设备两边。诗人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否则游戏没法进行。

这种引水设备,因为在郊外,不会十分细致,大约是临时堆砌而成,所以过些时候就自然毁坏了,「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兰亭雅集只有一次,除了参加者不容易集合之外,准备设备也颇费事吧。

关于流觞渠的制作方法,《营造法式》中有详细的叙述:

重读《兰亭序》

卷三「流杯渠‧剜凿流杯、垒造流杯」:

「造流杯石渠之制,方一丈五尺,﹝用方三尺石二十五段造﹞[5],其石厚一尺二寸,剜凿管道广一尺深九寸。﹝其渠 道盘曲,或作『风』字,或作『国』字。若用底版垒造,则心内施看盘一段,长四尺,广三尺五寸,外盘管道石并长三尺,广二尺,厚一尺。底版长广同上,厚六寸 余,并同剜凿之制。﹞

出入水项子石二段,各长三尺,广二尺,厚一尺二寸。﹝剜凿与身内同,若垒造则厚一尺。其下又用底版,石厚六寸。﹞

出入水斗子二枚,各方二尺五寸,厚一尺二寸,其内凿池方一尺八寸,深一尺。﹝垒造同。﹞」

卷十六「石作功限‧流杯渠」:

「流杯渠一坐﹝剜凿水渠造﹞,每石一段,方三尺,厚一尺二寸。

造作:一十功﹝开凿管道加二功﹞。

安砌:四功﹝出水斗子每一段加一功﹞。

雕镌功:河道两边面上络周花,各广四寸,造压地隐起宝相花、牡丹花每一段三功。

流杯渠一坐﹝砌垒底版造﹞

造作功:

心内看盘石一段,长四尺,广三尺五寸;厢壁石及项子石每一段;右各八功。

底版石每一段三功。

斗子石每一段一十五功。

安砌功:

看盘及厢壁项子石、斗子石,每一段各五功。﹝地架每段三功。﹞

底版石,每一段三功。

雕镌功:

心内看盘石造剔地起突花,五十功。﹝若间以龙凤加二十功。﹞

河道两边面上,遍造压地隐起花,每一段二十功。﹝若间以龙凤加十功。﹞」

《营造法式》如此详细地记载了流杯渠的制作,显然是后代熟练的制作,石渠上已经有细致的雕镌,甚至加上龙凤花纹, 王羲之那时未必如此。《营造法式》是工匠经验的总结,可证在成书之前,造流杯渠已经极有经验了,其数量一定也不少,故产生一种定式。虽然东晋时代和唐宋未 必相同,但我相信二者的设计思想相去不远。

重读《兰亭序》

简单地说,流觞不是在自然河流中进行的,而是在一种人工的石渠中,这是士大夫宴饮时的大型玩具。《营造法式》从制作的角度,让我们想见曲水流觞是怎样进行的。

注:

[1]《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原载《文物》一九六五年第六期,此引自文物出版社所编《兰亭论辩》一书p.21。文物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月第一版。

[2]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何延之《兰亭记》。

[3]《世说‧品藻》载:「谢公﹝安﹞云,金谷中苏绍最胜。」刘孝标注引石崇《金谷诗序》。

[4]《四部丛刊初编》,〔晋〕郭璞注,上海书店一九八九影印版,据上海涵芬楼景印天一阁范氏刊本重印。

[5]括号中均为原注。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