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言信行果-知行合一|看完这四个“种因得果”的典故,你会相信宿命吗?

言信行果-知行合一|看完这四个“种因得果”的典故,你会相信宿命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15 10:03:57
阅读:
最新资讯《言信行果-知行合一|看完这四个“种因得果”的典故,你会相信宿命吗?》主要内容是但以下者4个种因得果的典故,真的会让你感觉有些怀疑人生。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言信行果,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这个世界唯一的规律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因得果。因果循环,似有宿命论的味道?但以下者4个种因得果的典故,真的会让你感觉有些怀疑人生。


作法自毙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自古变法维新触碰到皇亲国戚多半是功败垂成


“作法自毙”成语来自春秋名相商鞅。话说商鞅变法,取消了贵族的特权,但商鞅因有秦孝公支持,贵族虽怀恨在心,但仍然毫无办法。 变法过程中,太子的老师触犯了法律,贵族和朝臣对这件事抱着幸祸态度,看商鞅怎样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商鞅为了新法能得以实施,请示孝公,依法严厉地作了公正处置。太子曾为老师说情,但无济于事,太子对商鞅开始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手快。孝公在位22年驾崩,太子嗣位,史称 惠文王。惠文王为了报仇,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风闻有人诬告他谋反的消息后,情知早晚必罹杀身之祸,便只身逃出家中,打算潜往它国,躲灾避祸。


商鞅急于逃离秦境,匆匆赶路,来到关下,不想被守关军士拦住,声称"“商君有令,黄昏后非公事不得出城。”商鞅这才意识到必须投宿住店。他来到一家旅店,要求住宿.老板走出来说"“既是客人我们当然欢迎,请问您是谁,弄不清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 “我这是作法自毙呀!”



公孙鞅面对店家的遵纪守法,只能喟然长叹——作法自毙


请君入瓮

《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周兴》:“ 唐秋官侍郎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 俊臣别奉进止鞫兴, 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 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兴 惶恐叩头,咸即款伏。”



著有千古邪书《罗织经》的来俊臣与同样著名的周兴切磋杀人之道


来俊臣和周兴都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酷吏。武则天迫于群臣压力,想除掉他们。恰好,有人告密说文昌右丞周兴和邱神勣串通谋反,武则天便命令来俊臣审这个案子。


来俊臣苦于找不到犯罪事实,有一天,便请周 兴到家里作客,他们一边议论一些案子,一边相对饮酒。来俊臣对周兴说:“最近抓了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承认(罪行),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招供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只要拿一个瓮,用炭火在周围烧(这个瓮),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就(吩咐侍从)找来一个瓮,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于是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密你谋反,太后命令我审问你,请老兄自己钻进这个瓮里去吧!”



两个酷吏的表演


吴王夫差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被灭国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被打的大败。夫差要勾践受降,范蠡出策,勾践便假装投降。伍子胥苦劝夫差要杀掉勾践等人,但夫差不听,只是把勾践和范蠡、文种等人圈禁了起来。


三年后,夫差又把勾践等三人释放回了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后来,夫差带领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便假装赴会,带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国度,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这时候才后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给自己留下了亡国的祸因。



嘉兴南湖中央建有伍相祠,这是山门前的照壁,写有“忠烈千秋”四个大字



位于嘉兴南湖的伍相祠,庄严肃穆,恢弘大气



伍相祠的大殿,屋脊写有风调雨顺四个大字


当然,这个故事也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心藏胆,三千越甲可吐吴”的励志故事。


韩信悔不听蒯通之言惜亡身

说起韩信,那是众人皆知,但说起蒯彻,也许人们不太熟悉。


蒯彻是韩信的谋士,又名蒯通,为人眼光老到,善为长短之说。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一支大军北伐燕、赵等地,也就是在北伐途中,蒯彻投奔了韩信。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乃不世之将才,相继攻灭了魏、赵、代、燕、齐,即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可以说,韩信势力强大到可以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了,而且韩信占的地最广,拥有的精兵最多。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正式封韩信为齐王。项羽也以各种利益诱惑之,以图将韩信拉来。


当时,韩信已经完全可以左右楚汉相争的战略格局了。韩信的谋士蒯彻(后避汉武帝讳,改名蒯通)为韩信分析天下大势,献策道:现在你不要依附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以齐地为中心自己创业,和项羽、刘邦三足鼎立。可韩信并没有采纳,他说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邦的提拔和重用就没今天的他。蒯彻继续分析:“此一时彼一时啊,你现在的功劳已经震主了啊。归附西楚,楚国人不会完全信任你;归附汉国,汉王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惊恐。在这种情况下你已无安身之处了。”蒯彻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只有自立门户既能成就一方霸业,亦可免去将来的血光之灾。韩信说让他考虑考虑。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同意蒯彻的建议。



汉初三杰之韩信画像


刘邦垓下之战击败项羽,建立了汉帝国。先是将韩信移封为楚王,实则是将其调离根据地齐国,而后又找借口将其贬为淮阴侯。进而,由吕后设计残忍地将他杀害,还灭了韩信三族。韩信悔不当初,临死时感叹道:“吾悔当初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这四个典故究竟能说明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