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曲阜尼山圣境孔子像有多少台阶_孔子诞生圣地碑

曲阜尼山圣境孔子像有多少台阶_孔子诞生圣地碑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2-16 15:02:32
阅读: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孔庙棂星门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冬日晨景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孔子湖——尼山水库

2016年12月31日的曲阜之行,是我第二次来到这座“东方圣城”。

第一站我选择了尼山,我打算从孔子的出生地出发开始这趟朝圣之旅。孔子的童年并不太幸福,据传说,孔子出生后,曾因相貌丑陋甚至遭到了遗弃,在尼山的一处山洞里,靠着母虎喂奶,老鹰扇风纳凉才得以存活下来。孔子早年生活也极为辛苦,《论语》中记载了一段孔子对于自己童年的回忆。这段文字是这么说的:“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少也贱”短短三个字,蕴含着孔子童年诸多的艰辛。我想去看看孔子少时“多能鄙事”的地方。第二站我选择了周公庙。周公是孔子心目中圣人,孔子最向往的社会制度是西周时的社会制度,而周公是这一套制度的总设计师,所以孔子崇拜周公,视周公为圣人,并且经常梦见他。孔子一生维护并致力于恢复西周的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收集整理并传播西周以来的文化。《论语·述而》里边有这么一段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许表达了夫子晚年宗周理想无法实现的惆怅。行程的再后才是赫赫有名的“三孔”,孔子最后的栖息地孔林,身后荣耀的殿堂孔庙,后代繁衍居住的孔府。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孔子湖日出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水库也是省级文保单位了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水库标识铭牌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孔子湖畔的高大孔子雕像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昌平山下鲁源村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康有为题刻的“古昌平乡”碑

早晨七点我就从阙里宾舍出发了,我搭上了孔姓司机的小车,据他称亦是孔子后裔。前一天下高铁站我就搭乘了他的小车,为了方便起见,干脆说定包了他一整天的车。隆冬的鲁南大地一片苍茫萧瑟,有一种雄浑的气象,因为我从未在冬天去往北方,因此,这是我从没有过的的感受和体验。七点四十分,等我站在尼山孔庙入口,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乌龙错误,景区要九点才正式开放,于是没得选择决定去尼山水库边转转。孔庙在尼山的东麓,尼山的南麓正对水库就在进行一个叫做“尼山圣境”旅游项目的建设,巨大的孔子雕像已经竖起来了。在冬天的寒风中我徘徊在尼山水库大坝上,看着太阳突破层云,洒满整个水面,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在这寂静的尼山水库边感受一次日出,一切都是缘分啊!尼山水库又称“孔子湖”,北依孔子诞生地尼山,南邻有睡佛美称的昌平山,东傍以孔子的母亲命名的颜母山。截五川之水汇集, 总库容1.253亿立方米,占地11.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7万亩,是以防洪、蓄水灌溉、养鱼、为城区供水、保持水资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系全国二十四大水库之一。水库于1958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1960年9月完成。尼山水库万亩水面碧波荡漾,风光秀丽,与尼山山水合一,给孔子的出生地增辉不少。水库大坝的西侧,透过落叶的白杨树林隐约可见的村庄,事后我才知道,就是孔子小时候生活的鲁源村,或许也算是他真正的故乡吧。鲁源,即鲁国源泉之义。据《阙里志·尼山》记载:“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陬邑大夫时,即居昌平乡。尼山孔庙里保存有康有为题写“古昌平乡“碑。尼山八景之一的鲁源林,即指林木葱郁的鲁源村。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远望尼山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远望颜母山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牌楼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冬天干涸的智源溪与松柏密布的尼山,露出的一角就是观川亭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山顶的石灰石如白雪覆盖

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而孔子一生下来,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很像尼丘山。他的父母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尼山位于曲阜市城东南30公里,历史上一度属于邹县(现山东省邹城市),1960年代划归曲阜。据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戴光编修的《邹县地理志》载:“尼丘山去城东60里,在鲁源社、鲁源村。昔启圣王夫人颜氏祷于此,而生孔子者也,其山五峰连峙,中峰之麓有孔子庙。”邹县的志书一直把“尼山毓圣”列为古邹十六景之一。尼山并不甚高大,海拔仅340余米,山顶五峰连峙,惟中峰为尼丘。但因为孔夫子降生于此山,尼山就有了特别的意义,有人说尼山应当与“三孔”并列,改“三孔”为“四孔”。站在新修的尼山的牌坊下东望看到的山就是颜母山,颜母山位于尼山东面,与孔子诞生地夫子洞相对。相传颜母山上留有颜母生孔子时的红草坡,附近有24棵柏树,称作文德林。后人为纪念孔子母亲颜徵在,称此山为颜母山,称颜徵在居住的村庄为颜母庄村。

尼山孔庙掩映在葱郁、别有特色的古柏林之中。相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登尼山祈祷而生孔子,后世以建庙奉祀。此庙初名为叔梁纥庙。唐《括地志》载:“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址。”五代后周显德(公元954—960年)间,兖州太守赵侯于尼山再建庙奉祀。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宫庙、有殿、有寝、有讲堂、有学舍(原在庙西侧,现已不存)、有祭田”,已成为主祀孔子的庙宇。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以维修孔庙羡钱四千余贯,兴工大修形制与今庙基本相同。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孔子五十四代孙、衍圣公孔思晦上疏奏请重修,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三月以廉坊佥事杨讷等捐资兴工重建。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48年)又增塑孔子及四配像。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修。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十九代孙、衍圣公孔彦缙等“鼎新重建,正殿三间,高广如制。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多次维修,部分建筑进行重建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孔子七十四代孙、衍圣公孔繁灏上疏奏请重修尼山孔庙,经皇帝同意,拨银三万一千五百余两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尼山建筑群的建筑、碑刻、古树、环境受到充分的重视、修缮和保护。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尼山孔庙及书院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的拓展项目名单。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智源溪上智源桥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智源桥的西侧有蚣蝮吞水兽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崖上观川亭露出的一角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过智源桥就是孔庙了

上尼山孔庙是溯智源溪而上的,智源溪,在尼山东侧,承接尼山之雨水蜿蜒曲折流至尼山孔庙门前,在夫子洞南侧向东汇入沂河。尼山孔庙和夫子洞都在溪涧的北侧,因孔子出生此地,于是称山涧之溪为智源溪。智源,智慧之源也。每当夏秋之交,溪水潺潺,明代张敏有诗赞曰:“智源水远东还鲁,颜母山高上接天,木落空林明晚照,雁衔寒雨下秋田。”可惜隆冬时节,溪涧是干涸的。沿智源溪西行,约里许,就看到一座石桥,就是智源桥,过桥就是尼山孔庙了。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明尼山书院碑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全国文保碑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成门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成门内大成殿

尼山孔庙横分三路,五进院落,殿堂共计80余间。第一道大门为棂星门。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修庙时添建,三间四柱,为八角柱,前后有石鼓夹抱,柱上出云朵,首饰莲花座。中二柱顶刻圆雕石狮,傍二柱顶刻花瓶。明间阴刻“棂星门”三字,上刻火焰宝珠。坊两侧建有八字墙,门前西侧建碑亭,立有《重修尼山孔子庙记》碑,东侧为大明尼山书院的碑刻。拾级而上穿过棂星门,北向偏东的大成门,为尼山孔庙的第二道门。门阔三间,顶山建筑。其后连以高台,正中直接连大成殿。“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既能做到“圣之时”,便能称为“集大成”。对前人成为“集大成”,对后人则成了“至圣先师”。步入“大成门”,正如步入佛家“三解脱门”,便能登堂入室,最终成就至圣如孔子、觉悟如佛陀一样的境界。此门为三间三门,单檐黄瓦硬山顶,无斗拱。始建于宋代,历经金、元、明、清数代修复,现存为清代建筑。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观川亭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观川亭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观川亭屋顶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观川亭全景,远处的山是颜母山

观川亭位于大成门前的第一进院落,在此院落的东南角,下方就是夫子洞,东面正对以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命名的颜母山,观川亭东临沂水,下临悬崖,相传为孔子观川、感叹时光奔驰不返的地方。《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如流水,不分昼夜的流逝着。亭始建于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今存清代建筑。今亭为方形,木架无斗拱,单檐灰歇山顶。站在观川亭前的望远台上,向东可以看到以孔子母亲颜徵在命名的颜母山,流淌在颜母山脚下的则是沂河,向南望去则是尼山水库,雨后,站在观亭内,居高临下,可望波涛翻腾的五川汇流,蔚为壮观。这时好像似乎可以听到圣人在这里吟诵那千古流传的佳句,可以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思考,好像在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珍惜时间,生命。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成殿庭院全景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成殿外观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成殿前檐柱石质,八角形,每面均为浅刻小幅云龙。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大成殿内景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孔庙寝殿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泗水侯殿

大成殿为尼山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殿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公元1403年),金、元、明、清多次重修,现存为清道光年间重修。虽为清道光时所建,但大斗拱等方面仍有元代余风。殿五间,单檐黄瓦歇山顶,檐下有斗拱,前檐柱为石质,八角形,每面均为浅刻小幅云龙。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殿前有元代石幢,记载了当时的修庙、祀庙的历史情况。东西两庑各五间,前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原为金代建筑,1978年维修时重建东庑,大修西庑,为供奉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的地方。寝殿在大成殿之后,是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黄瓦悬山顶。殿内供奉孔子夫人神牌位。寝殿前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两厢房是祭祀孔子之子孔鲤、之孙孔伋的场所。因孔鲤、孔伋在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被追封为“泗水侯”及“沂水侯”,所以东为泗水侯殿,西为沂水侯殿。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东路讲堂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东路土地祠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中路与西路之间的长长的甬道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西路毓圣侯祠院景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西路启圣王殿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西路启圣王殿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西路启圣王寝殿

大成门内有东、西二门,通往东西两院。讲堂在庙的东路,是祭祀孔子之前的斋所,也是用来讲授经典的地方。堂为三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堂始建于宋天历年间,今存为清代重建。讲堂后为土地祠,一间,灰瓦悬山顶,前有照壁,是用来祭祀尼山土地神的地方(因孔子生于尼山,得到土地神的保护,使之成为圣人)。祠为清道光年间重修庙时添建。毓圣侯祠在西路的东南角,三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灰瓦悬山顶。宋仁宗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封尼山神为毓圣侯(因孔子生于此,得到尼山神的保佑),建祠祭祀,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修庙时重建。启圣王是奉祀孔子之父叔梁纥的场所,因叔梁纥于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被加赠为“启圣王”而得名。此殿始于唐(原年代不祥),原为叔梁纥庙,也叫尼丘山祠,五代扩建时改为专祀叔梁纥。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为清初建筑,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绿瓦歇山顶。殿前面有三门,名为启圣门。启圣王寝殿是奉祀孔子母亲颜征在的场所,建筑年代,形制同启圣王殿相同,单檐绿瓦歇山顶。神疱位于庙的最后部,是用来置备祭品的场所,初建于金代,今存为清道光年间建筑。正房三间,西厢房二间,均为灰瓦硬山顶。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尼山后山松柏苍翠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松柏簇拥的红墙书院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红墙书院分外耀眼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书院简朴的大门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书院内的照壁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书院内的庭院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书院正堂

尼山书院在庙东北百余米处,周围红墙,书院大门南向,院内有正房5间,五禀四柱前后廊式木架,灰瓦硬山顶,东西厢房各5间。门前东侧有元代刻制的尼山书院石碑。尼山书院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原址在庙的西侧。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移于今处,后经多次重修,今存为明代建筑。明朝孔子六十孙孔承庆曾有诗曰:“盘石垂萝何处家,山深茅屋隔烟霞。幽人读罢无余事,纱帽笼头自煮茶”。似此幽雅清静的仙境,真是读书讲学难得的好地方。从书院拾级而下就是夫子洞。夫子洞相传为孔子出生处,位于观川亭的山崖下。《阙里志尼山》载:“溪流而南,其上为坤灵洞。”坤,雌性之义,灵,精灵。至于孔子为什么在洞中呢?有两种说法:一说颜征在祈祷尼山神后,回家时便临产,将孔子产于洞中;一说孔子生来丑陋,被遗弃于此,传说正巧一只母虎过此,将其衔入洞中乳养。故名“坤灵”,天气炎热,飞来大雕用其翅膀扇凉,故有“凤生虎养鹰打扇”的美谈。坤灵洞始见于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成书的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图中,刻有洞名,为金代的进士刘晔所刻。金人陈国瑞曾有诗云:“云开虎洞清溪绕,雨卧龙碑碧藓封。”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司居敬刻孔子像,置于洞中,在《中庸精舍记》中记载:“司居敬又为孔子像,刻于尼山。”“居之坤灵洞中。”并立《尼山孔子像记》石碑,立于洞前。洞旁立碑名“夫子洞”。后为战乱所毁,洞因被水淤塞已满,1978年清理重修,1983年由山东省省长李予昂题刻“夫子洞”石碑,2009年新建围墙护之。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从书院拾级而下,路旁古树怪石林立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夫子洞遗址文保碑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崖壁白石累累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夫子洞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夫子洞近景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崖顶就是观川亭

离开时我特意让孔师傅停车,拍了一张尼山的远景照。尼山有丰富的石灰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山上裸露的岩石都是白色的石灰石,乍一看像是满山的积雪,素净宁静,非常别致。远远地看着尼山不知道为什么我内心突然变得宁静起来了。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