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经典语句 > 论语公治长第五翻译_论语的翻译第十二章

论语公治长第五翻译_论语的翻译第十二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2-19 08:17:34
阅读:

「论语笔记」公治长第五(22-23)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可好?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注释】⑴简,自大。⑵斐然,有文彩的样子。⑶裁,删减,节制。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在我的家乡有一帮狂妄自大的年轻人,写文章倒出口成章文彩斐然,就是不懂得如何来节制自己。”

【简评】对这段语录的理解,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孔子自身的角度来理解的,《孟子。万章句》: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万章问孔子在陈国为什么要惦念鲁国那些狂放的读书人,孟子说孔子说过,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必定只能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一味进取,狷者(遇事)拘谨、退缩。孔子难道不想结交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吗?(只是)不能一定结交到,所以想结交次一等的人。因为陈国没有孔子认为的那种可以接交的人,而他的学生“吾党之小子”正是介于狂者与狷者之间的次一等的人,与其在陈国没有作为,还不如回到自己的学生身边去。如果从这角度理解,这段话应该暗含有指陈国没有人材的意思。

第二个角度,是从孔子学生的角度出发的。鲁哀公三年,孔子六十岁,鲁季桓子去世,季康子代立。季康子派使者来请孔子的学生冉求去做官,冉求也准备去赴任。孔子说,这回鲁国派人来请冉有,不只是装装门面的,肯定要重用于他。接着孔子就说了“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成所以裁之”的话,这显然是针对季康子请冉有这件事而言的。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中间,冉有性格比较拘谨,进取心也相对缺乏,这点可以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里看出来,真是“狷”得可以了。按常理,这话不应该针对冉有说,推测一下,完全可能是这样,孔子认为“狂”与“狷”相比,与其“狂”得过头了,还不如“狷”一些的好,遇事谨慎一些,出错的可能性就要少得多。当然,冉有并不是一味的“狷”了下去,孔子对这个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对冉有有过这样的评价:“求也退,故进之……”

由此看来,文中的“吾党小子”就不是专指冉有了,而是指孔子的全部子弟。他说这话的目的,就是要告诫自己的学生,既要有进取之心,但做事情还得扎扎实实地,要懂得节制,过头的话千万不能说。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注释】⑴伯夷、叔齐:伯夷,名允,字公信,谥号伯夷;叔齐,名致,字公达,谥号齐,是孤竹国国君的大长子和幼子。孤竹国为墨胎氏,在今泰皇岛一带。《史记·伯夷列传第一》中,有这样一段话: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之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⑵希:稀少、罕见。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夙怨,因此别人也不记恨他们。”

【简评】能容人的人,别人也能够容得下他,为人处事,还是心胸宽一些的好。

这一段话中,包含了三个历来被世人称颂的故事:让国相去,叩马相谏,首阳采薇。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孤竹国国君想将君位传给叔齐,但是叔齐认为伯夷比自己更贤,因此不愿意接受君位。可是伯夷以“这是父亲的遗命”为理由,不仅不接受,反而逃走了。叔齐见伯夷不接受君位,也跟着逃走了。在那个诸侯侵凌、相互攻伐的时代,伯夷叔齐的让国相去的作为,无疑体现了孔子罢兵息刃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对他们异常称道,说他们是“古之贤人”。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伯夷叔齐听说周文王治下的地方是太平之地,很适合养老,于是就一起到西岐去。到了西岐时,正好遇上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去奔袭商纣。伯夷叔齐跪在周武王马前阻止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就动武力打仗,这叫孝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攻打国君,这叫仁吗?”武王的卫士想杀掉伯夷叔齐,武王的军师姜太公说:“这两人是义士啊!”就扶他们起来让他们走了。

第三个故事,是周武王伐商取代商而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认为以臣伐君是不可以接受的,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可是天下都归周朝了,没办法只好逃到首阳山去采薇为食,结果饿死在首阳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伯夷、叔齐就已经得到了当时的各家学派的共同称道。孔子自然不必说了,孟子也称赞伯夷:“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墨子为孤竹后裔,故称伯夷、叔齐为“宗圣” ,韩非子把伯夷与尧舜共称为圣人:“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在以后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心怀耿介,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仁人志士,更是将伯夷、叔齐当成是精神上的楷模,行动上的模样。

又:“不食周粟”好象并不能以“不念旧恶”来加以解释,因为一直到饿死,兄弟俩遵守了“不食周粟”的誓言,心里一直念着以臣伐君不是“仁”这件事呢,怎么可以说他们完全“不念旧恶”呢?唯一的解释是:他们念的恶也好,善也好,并不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是为了践行一种道义,一种理想,以生命去殉理想和道义,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践行道义,为理想献身,这本身也是一种仁吧!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