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 > 呀呀学语-了解0-6岁孩子认知特点,爱是父母应对养育过程中挑战的力量源泉

呀呀学语-了解0-6岁孩子认知特点,爱是父母应对养育过程中挑战的力量源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9-01 00:43:19
阅读:
最新资讯《呀呀学语-了解0-6岁孩子认知特点,爱是父母应对养育过程中挑战的力量源泉》主要内容是如果你已经做了父母,一定有所体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特别是6岁之前,还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跟大人的交流也不是那么顺畅。他们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常常是不可理喻的,孩子的很多行为也会让人特别抓狂: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粘人,妈妈必须寸步不离?为什么明明都困得睁不开眼了,却还挣扎着不肯睡觉?-呀呀学语,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如果你已经做了父母,一定有所体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特别是6岁之前,还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跟大人的交流也不是那么顺畅。


他们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常常是不可理喻的,孩子的很多行为也会让人特别抓狂:


  • 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粘人,妈妈必须寸步不离?
  • 为什么明明都困得睁不开眼了,却还挣扎着不肯睡觉?
  • 为什么都已经憋不住要尿裤子了,却死都不肯坐上小马桶?

这些事情看似都很琐碎,却常常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如果非拗着他按大人的意思来,一顿嚎哭是小事,就怕方法不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这么小的孩子,话也说不清楚,道理也讲不明白,要怎么管教才能既不压抑他的天性,又让他学会遵守规则呢?


0-6岁的认知特点及养育要点
  • 18个月之前的婴儿,依照自己本能的需要来决定世间万物的存在或消失;
  • 18个月左右,开始呀呀学语,接受成为一个文明人的训练;
  • 2岁左右,有了“自我”的概念,开始争取自己的独立自主权;
  • 3岁左右,建立基本的规则感;
  • 4岁之后,明白别人的感受。

在这些过程中,孩子常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成人逻辑的恐惧与焦虑,又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线索,帮助孩子舒缓压力。


生命之初,孩子的表达很简单:安静,或者哭闹。


如果肚子是饱的,身上干净,衣服暖和,就会呼呼大睡,或者将暂时还不能聚焦的双眼茫然地盯住一个地方。如果有让他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哭闹是他唯一发号施令的方式,这种混沌状态从出生开始,最少要持续两个月。


到两个月之后,婴儿才会出现与其他人明确的互动,譬如看到妈妈时会微笑,但事实上,此时的孩子是彻头彻尾的脸盲,任何面孔对于他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到8个月左右,小家伙不再那么随和了。如果眼前出现的不是熟悉的家人,而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哪怕是最和蔼可亲、充满友善的面孔,也会用大哭来表示拒绝,直到父母的面孔出现。


这个阶段的婴儿会表现得特别粘母亲,因为他以为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了,所以会把母亲的离开当成永远消失。


为了不让母亲消失,表现出“粘人”的特性,想尽一切办法紧紧地跟着母亲,即使困了也不肯睡觉,或者睡觉也要抱着,以此确认母亲的存在。


“粘人”是每个正常成长的孩子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状态,但同时也需要逐渐学会与父母的短暂分离。父母可以从两方面来帮孩子适应,一是与孩子在一起时,尽量主动地、用心地陪伴,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二是当父母需要离开时,要放下过多的担心,允许孩子表现出现短暂的焦虑。


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让他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建立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减少看护人的变动,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掌握环境规律,建立对环境和家人的信任感,从而更顺利地克服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对于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妈妈用手把脸蒙起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妈妈消失了;妈妈把手放下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妈妈回来了。或者让孩子看到妈妈走到门边,妈妈消失了;然后妈妈再出现,就是妈妈回来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信念,缓解孩子与母亲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一岁半,孩子开始呀呀学语,三岁左右,能基本完整的自我表达。


但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会与大人的原意有很大差异,并由此产生一些大人不能理解的恐慌。


譬如一个三岁的男孩听说下个月全家要飞到国外去旅行,急得哇哇大哭,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还没有学会飞呀!”


孩子的成长中还有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焦虑,来自于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两岁开始,孩子有了“自我”的概念,知道自己是与其他事物分离的一个独立体。


因此,三四岁的孩子很容易对割破手指之类的伤口大惊小怪,他们觉得,如果身体有了裂缝,就必须用创可贴贴住,从而保持他作为个体的完整性。


随着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他们会无意识地玩自己的身体,发现男女的生理差异。


在三岁以前的阶段,如果孩子抚弄生殖器,父母可以不干涉,或者用其他游戏吸引孩子转移注意力;孩子三四岁之后,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很重要的器官,要格外用心的保护,除了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检查身体的医生,一定不能让别人触碰,孩子自己也不要在公开场合去触摸,这样会让别人觉得没有礼貌;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去触碰别人身体的这些部位。


孩子有时会好奇,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来观察身体,父母如果发现了,就平静地让孩子穿好衣服,告诉孩子这样很不礼貌,并与孩子一起通过图书或者视频课程来学习身体的知识,解答他的疑问。


有些学龄前的小男孩会时不时碰一下自己的生殖器,这是孩子焦虑、不放心的表示,他们并不是要从这种触碰中得到快乐,而是以此确认这个“重要的器官”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到了七八岁的学龄儿童,依旧当众频繁地触摸生殖器,父母就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存在某种没有被解决的焦虑,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性别认同榜样,给孩子的性教育,不仅仅是告知性知识,更是为了让他们现在和未来都能喜欢并接纳自己的身体、性别和性别角色。


如果孩子短时间内没有真正理解父母说的那些知识,父母也不用担心,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就会慢慢明白事实真相。


应对成长过程中的三大挑战

在0-6岁孩子身上,不少父母表示,最大的三个挑战是:学习吃饭、排便训练和帮助孩子控制攻击性。


0-3个月婴儿的父母常常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明明刚刚喂过,孩子也吃的很饱了,还是会使劲的哭,小嘴同时做着吮吸的动作。


育儿专家本杰明·斯波克博士发现,吮吸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独立于饥饿之外的需求,吮吸的动作能缓解婴儿口腔产生的紧张感。


真正让家长觉得吃饭成问题的,是在孩子9个月之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希望能“独立自主”了,而吃饭是表现出独立性的第一步。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用强制喂食的方式,剥夺孩子自己摆弄餐具的权利,孩子很可能出现对吃饭的抗拒,并影响到以后的饮食习惯。


因此,一岁多的孩子表现出希望自己吃饭的意愿时,建议家长允许孩子学习使用自己的餐具,哪怕因此要多花时间,也是值得的:它是孩子学习自理的开始,也能避免形成进食障碍。


排便训练要到18个月,或者更大一点才进行,因为控制排泄的括约肌要到这时候才能基本发育完善,而孩子也要到此时才能感觉和表达要便便的意思。


  • 开始训练时,父母首先需要让孩子知道排便这件事如何命名,以及鼓励孩子在排便前做出表达;
  • 其次,最好由孩子自己来主导这项训练,也就是说,让孩子有了要便便的感觉时自己去坐便,而不是在规定的时间,被父母安排坐便。
  • 刚开始的训练从坐便盆开始,孩子坐上去后脚能够踩到地面,避免孩子担心自己掉下去的恐惧。

排便训练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面临很多挑战:要在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要排便,迅速停止游戏跑去卫生间;要在坐上坐便盆之前努力憋住,不弄脏衣服……这些挑战都会带给孩子压力,因此,在排便训练期间,最好不要同步进行其他的训练,以免孩子压力过大。


如果孩子出现某些身心障碍,譬如进食障碍、乱发脾气或者睡眠障碍等等,就意味着现在的训练强度已经引起了孩子的不适,父母需要暂时放弃训练,等障碍现象消失,再改用更轻松的训练方式继续。


除了给孩子避免过大的压力,也要避免让孩子有羞愧和挫败感。如果孩子的配合意愿出现反复,这都是正常现象,坦然接受就好,不要和孩子较劲。


在孩子从原始人向文明人进化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其克制基于本能的攻击冲动,也是父母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孩子的自我意识要到两岁左右才真正成形,在此之前,并没有攻击别人的意识。到三岁时,孩子也只能依靠外界力量的约束,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控力,无法形成自己内在的约束力。


那么,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约束之前,父母该怎么帮助孩子克制攻击的冲动呢?

对于三岁以前,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替代品来转移孩子的攻击冲动。


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做了哥哥,面对刚出生的妹妹,虽然也很努力的去模仿大人的样子去“照料”,但也会产生攻击情绪,去吓唬她。出现这种攻击行为时,父母态度坚决地告诉小男孩,决不允许他伤害妹妹,他努力控制自己,却因此变得脾气暴躁,无缘无故就要发怒。


虽然父母竭尽所能的安慰他,依然不能平息他心里的愤怒。后来,父母给小男孩一只橡皮小猪,让他生气时就打小猪。两星期后,小猪成为小男孩的攻击目标,帮他渡过了最难受的情绪调整期。


用替代品来疏导情绪,适用于不会语言表达的小小孩;对于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父母就可以在引导孩子释放攻击情绪的同时,逐渐说出自己的感受,避免直接攻击的行为。


譬如当自己的玩具被抢走时,告诉对方:“我很生气,把我的玩具还给我!”这也是孩子学习克制冲动、从本能的处理方式过渡到理性处理的开始。


爱是孩子成长的力量源泉

母亲在婴幼儿成长的早期至为重要,与受到母亲充分照顾的婴儿相比,那些没有受到照顾的易情绪恶劣,也更易受到惊吓。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婴儿早期,母亲与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母亲与婴儿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成年后与世界的关系。


随着婴儿对母亲依恋的产生,相对应的,婴儿也对母亲的离开产生了焦虑。


为了克服这种焦虑,婴儿开始接受“妈妈消失了还会再回来”的事实,并发现独立于自己意识之外的世界,也发现自己是独立于母亲之外的另一个个体。


“家”带给孩子满足感、愉悦感和安全感,让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提供了孩子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成长动力。


通过语言,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更加顺畅和清晰。在建立规则时,父母可以通过语言的禁令来约束孩子,孩子也可以重复父母的话来控制冲动。


但语言只是工具,真正让孩子愿意接受约束、培养自律能力的根源,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孩子爱父母,希望自己的表现能让父母开心,便会强化被父母赞许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是“好”的;而抑制被父母批评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是“不好”的。


在三岁以前,这些“好”和“不好”的标准都是由外界来确定的,孩子心里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内部评判体系;三岁前的孩子如果淘气,只要没有被批评,就不会觉得羞愧。


但是四岁开始,如果孩子做了父母认为“不好”的事情,无论父母在不在场,孩子都会有羞愧的表现。从这里开始,孩子的自律意识就萌芽了。


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爸爸责备的眼神会引发孩子的自责,让孩子难受,而这种难受对于孩子自制力的形成是有益的,因为要避免这种难受的感觉,孩子才会想办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让爸爸责备的事情,这就是自律的习得过程。


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妈妈打你,你不难受吗?下次能记住不再犯错吗?”孩子回答说:“不难受,我干了坏事,妈妈打我,就扯平了,下次我想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大不了再打一顿。”


我相信,他说出了那些经常挨打的小孩子的心声,也说明了武力惩罚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孩子反省,反而让他在干坏事时产生了补偿心理,削弱了自律性。


因此,让孩子主动放弃自己为所欲为的本能、学习自我约束的唯一力量,是孩子对父母之爱的渴望,而不是对父母惩罚的恐惧。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谁也没有万能钥匙,更没有百分百正确的万全之策。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成长的途径也都独一无二。


父母想当然的经验和判断,未必符合孩子真实的想法,唯有父母放下自己的成见,用谦虚的心来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养育变得轻松。


父母在孩子决心自己探索时放手,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全力护航,这样的爱与信任,才能让孩子真正成长。


你我共勉。


励志人生网欢迎您相关推荐